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清晰的涨升主线释放出强劲的做多能量

(2012-12-28 16:26:25)
标签:

上海电力

序幕

题材

形态

两大

杂谈

 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快速上移的趋势。而且,在本周末,一方面由于量能的活跃,另一方面则是金融地产股以及小盘股等涨升主线依然清晰,从而意味着短线A股市场仍有着强劲的做多动能,看来,A股市场有望以一根阳K线结束2012年的交易,进而为2013年的春季行情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那么,如何看待当前A股市场的如此走势?投资者的下阶段操作重点又该放在何方呢?
多头另辟蹊径,抱团取暖见成效
本周A股市场的走势其实略超市场预期,一方面是因为年近年底,资金紧张状况不言自明。而本周末的204001国债逆回购在盘中创出年化57%的收益率就佐证了这一点。面对如此紧张的资金面格局,A股市场在理论上不应该出现强劲的走势格局。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庞大的大小非解禁股通过大宗交易平台不时地向市场释放出新增筹码,从而进一步考验当前A股市场的资金面格局。
但是,多头却另辟蹊径,一方面是避开大小非解禁压力重的品种,比如说创业板、中小板的次新股、老股等,而专注于没有大小非抛售压力的小盘新股,从而使得联创节能持续阳K线,最率先实现翻番的目标。在此赚钱示范效应牵引下,整个新股板块被充分激活,新文化、北信源等个股持续拉出阳K线,成为A股市场新的亮点。
另一方面则是积极主动地围绕着金融地产股,反复运作,抱团取暖,取得了良好的成效。当然,金融地产股的运行其实也体现出多头的独具匠心的操盘风格。以地产股为例,他们并不是全面撒网,而是集中力量,狙击顺发恒业、珠江实业等2012年业绩超预期的品种,这样就师出有名,从而能够赢得更多资金的同情与认可。而对于浦东金桥、外高桥等含B股的地产股的运作,也因为题材多多,也得到了新增资金的认可,从而使得此类个股反复逞强,牵引着A股震荡前行。
做多热浪扑面而来,短线A股或将看高一线
正因为如此,分析人士认为短线A股市场的前景依然乐观。因为前文提及的主线依然拥有强大的做多能量。一方面是体现在龙头品种仍然有着较为乐观的涨升空间,比如说顺发恒业、珠江实业等地产股龙头品种,由于他们的年报业绩仍有望超预期,目前的估值并不高企。所以,在年报业绩题材未兑现之前,此类个股仍有着反复运作的借口,从而驱动着该类个股以及A股市场的震荡前行。而对于金融股来说,更是如此,银行股的估值复苏的驱动能量自不待言,而信托、券商、保险等金融股也有着一定的后续做多能量,如此就意味着A股后续仍然有着值得期待的领涨主线、涨升先锋,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是易涨难跌的。
另一方面则是体现在市场强大的做多氛围中。比如说成交量在近期一直保持着温和放大的趋势。其中,沪市的单日成交量已达到近1000亿元的水平,这本身就说明了新增资金的确有加仓A股的迹象。百临全息金融博弈模型也显示出QFII、保险资金有所加仓。既如此,短线的买盘力量依然强大。而且,每一次的盘中回调,往往成为多头加仓的契机,这更折射出多头已经拥有了强大的控盘能力。比如说在本周四,上证指数一度小幅回落,但本周五,多头就迅速反扑,从而使得上证指数拉出一根中阳K线,在日K线图上形成了清晰的阳包阴的K线组合,如此的K线形态就说明了市场存在着强大的做多氛围,从而驱动着A股市场在近期仍然有望积极走高。
关注主线的同时,开始寻找年报业绩浪的机会
与此同时,随着2012年年报业绩即将拉开序幕,意味着A股市场的年报业绩浪也随之展开。而无论是年报业绩的超预期还是年报分配预期的超预期,均可能会给A股市场带来新的炒作题材,从而成为A股市场活跃的一个新力量源泉。因此,对后续的A股市场走势来说,不易过分悲观。
据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的仓位仍可保持在较高的水平。同时,根据市场的变化而迅速调仓位结构。就目前来看,仍然围绕着两大主线展开,一是金融地产股主线,其中ST航投(中航系金融平台)、南京银行、经纬纺机(信托)、陕国投、宁波联合、合肥城建、福星股份等品种仍可跟踪。二是小盘新股主线,永贵电器、北信源、德联集团、龙泉股份、金卡股份等品种也可跟踪。
与此同时,在操作中,也可以适量提前布局2013年仍有望业绩持续增长的品种,一是医药股主线,仁和药业、力生制药、常山药业等医药股就是如此。二是火电股,主要是因为煤电联动新机制使得火电行业的强周期性特征趋于衰弱,而公用事业的行业属性趋于明显,这样就意味着火电股的估值有回升的趋势。而且,由于全球煤价的不振,未来电力股的盈利能力仍有望进一步延续着2012年复苏的趋势。所以,长源电力、建投能源、上海电力等个股也可跟踪。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