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股:年报业绩浪的先行者
(2012-11-23 16:31:12)
标签:
杂谈 |
分类: 秦洪老师专栏 |
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有所企稳的格局,热点呈现出你方唱罢我登场的特征。但百临全息金融博弈模型显示出电力股的龙头品种却在不知不觉中形成了清晰上升通道,比如说川投能源、国投电力、华能国际等等。那么,如何看待此类个股的如此走势呢?
券商策略报告会拉开年报业绩浪序幕
对此,笔者认为这可能与券商策略报告即将陆续召开有着极大的关联。因为每到年底,各券商均会召开策略报告会,在会中,必然会对来年的宏观经济、A股大势、行业或者板块热点进行点评、前瞻判断。在此背景下,必然会催生相应的投资机会,业内人士称之为“年会行情”。
反观当前A股市场所背靠的时间点,已经到了11月底,这就意味着一年一度的券商策略报告会即将召开,从而意味着电力股也有了走强的契机。因为电力股是目前A股市场为数不多的最为确定成长的行业之一。之所以如此,主要是因为两点,一是占电力股成本50%以上的煤炭价格持续回落。相关数据显示,今年7月底的煤炭价格较年初高点下跌了20%,近期虽然有所反抽,幅度达到4%左右,但是年平均价格仍然较去年有了大幅的回落,从而意味着电力股的盈利能力将大幅提升。二是因为今年的持续降息也会大幅降低电力股的财务费用,从而提升电力股的盈利能力。
正是基于此,越来越多的资金倾向于认为今年的券商策略报告会上对电力股可能会予以积极的关注度,进而影响着参与券商策略报告会的各路资金的投资决策。故部分先知先觉的资金开始低吸电力股,以静候年报业绩浪。
能源结构变局驱动着长线资金配置电力股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能源结构的变革也有利于市场参与者对电力股的长期成长前景形成相对积极的预期。
据资料显示,美国石油产量一度位居世界第一,1985年达到日均生产1120万桶的峰值,随后出于战略等因素考量逐年减产,1986至2008年间产量减少44%。但是,在近年来,可能是由于石油开采技术的提升,更可能是由于美国政府对新能源替代战略前景的信心,因此,在近一、两年来再度加大了本土石油的开采量。据此,美国能源部预测,原油和其他液态碳氢化合物产量明年有望达到日均1140万桶,创下产量纪录,只比沙特现行日均石油产量少20万桶。而花旗银行预测,2020年前,美国石油日均产量将达到1300万至1500万桶之间,使北美成为“新中东”。
受此影响,美国煤炭、石油的进口量就会大大下降,在此背景下,全球的能源价格就会出现较大的变化。比如说虽然在近期有QE3、中东政局的危机以及北半球进入冬季对能源需求的提升,但全球原油价格、煤炭价格的反抽力度并不强烈。这本身就说明了未来煤炭价格的确不振。据此,更有业内人士乐观地称,煤炭十年黄金周期已过,备受抑制的电力股在经过持续六年的低迷之后可能会出现一个新的投资周期。
理解这一点,可能会理解为何港股中的华电国际、华能电力、华润电力等中资电力股持续回升,B股中的粤电力B、东电B的股价迭创年内弹升新高。如此来看,海外资金已经开始布局中资电力股。在此示范效应下,A股的存量资金也渐有配置电力股的动向,进而驱动着川投能源、国投电力等电力股的上升通道的形成。
关注两类电力股
循此思路,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重点关注两类个股,一是对煤炭价格反应较为敏锐的电力股,华能国际、皖能电力、华电国际、上海电力、ST漳电、金山股份等。二是拥有水电资源优势的电力股,因为水电资源具有强大的现金流,股息率有望持续提升,是长线资金的最爱品种之一,故长江电力、川投能源、黔源电力等个股就是如此。
前一篇: 震荡回稳,年报行情有望形成
后一篇:反弹雏形渐趋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