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政策预期现分歧,大盘短线趋势好纠结

(2012-07-13 16:08:19)
标签:

财经

沪市

a股市场

上证指数

周期性

杂谈

分类: 秦洪老师专栏
金百临咨询 秦洪
本周A股市场出现了先抑后企稳的格局,尤其是上证指数在持续调整之后,在2200点形成了三阳开泰的K线组合,似乎表明短线多头渐有反击的征兆。那么,如何看待这一走势呢?
稳增长舆论判断左右着短线走势
对于本周末A股市场有所企稳的走势来说,分析人士认为,主要是因为稳增长的舆论呼声渐趋增强。尤其是本周五公布的第二季度GDP数据只有7.6%,意味着经济正在加速回落。而且,由于欧债危机尚未完全平息,意味着全球经济回升的趋势也不乐观。在此背景下,我国的出口难以出现超预期的态势。既如此,如果没有强有力的外力推动,经济下行的趋势仍有望在三季度得到延续。
据此,部分资金形成了一个朴素的逻辑推理,那就是经济越低迷,越意味着刺激经济增长的财政政策、货币政策的出台越有迫切性。所以,随着本周五关于二季度GDP数据出台后,市场一度强势。其中,率先受益于稳增长的强周期性品种的水泥股在近期反复逞强。而且,同力水泥等小市值品种更是底部反转的态势。与此同时,煤价也应声反弹,煤炭股也随之企稳。如此就使得A股在本周末有所企稳,上证指数形成了相对强劲的K线组合。
但是,奇怪的是,在反弹过程中,成交量的分布呈现出飘忽不定的态势。比如说在本周三、本周四的量能突然放大,意味着短线资金开始加仓。但想不到的是,在本周五,成交量又有所萎缩,沪市的量能重新回落至单日成交600亿元的水平之下。之所以出现如此的量能分布格局,笔者倾向于认为是因为部分资金对当前政策动向进行了研判之后,预测未来的稳增长政策可能会有所变化,即不再是简单意义上的宽货币、促投资,进而拉动经济增长的刺激模式。而可能采取产业结构调整从而驱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在此背景下,强周期性个股的反弹就难以得到后续资金的追捧,故煤炭股的反弹在本周五遇到阻力,这其实也是上证指数在本周五早盘反弹受阻于2200点的直接因素之一。
纠结中或将围绕2200点反复争夺
正因为如此,对于当前A股市场的走势不能过于乐观。毕竟2008年的宽货币、促投资的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固然让我国经济快速回升,但也带来了流动性过剩、物价上涨等诸多不利后果。而且,刺激经济增长模式也如同一个人不可能趟过同一条河流一样,不会简单重复。所以,未来的经济政策演变可能会双管齐下,即一方面对当前的一系列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加大资金投入,以延缓经济下行态势。另一方面则是进一步加大产业结构转型,以驱动着经济进入良性发展轨道。
在此背景下,A股市场的强周期性个股可会面临着一定的估值复苏所带来的反抽能量。但是,毕竟市场对2008年经济模式的担忧。因此,对固定资产投资的力度也不会过于强大。所以,强周期性个股只是一个短线反抽,难以出现长周期的趋势性的弹升行情。既如此,依靠强周期性个股的大盘反弹行情预期也不宜乐观。
与此同时,当前A股市场也面临着半年报业绩地雷接连引爆的压力,比如说本周末的小盘股一遇上业绩下滑公告,立马就冲击跌停板,振东制药等个股就是如此,这就极大地挫伤了市场人气。百临全息金融博弈模型也就显示出不少资金在逃离创业板、中小板等小盘股。与此同时,由于前文提及的强周期性个股在盘面的间或性反弹,也使得市场存量资金面临着分流的压力。既如此,当前市场强势的医药股等弱周期性个股股价也面临着补跌或冲高受阻的压力,因此,大盘走势的确不易过分乐观。
当然,毕竟煤炭股、银行股、工程机械股等市场人气股在近期有所企稳,为多头提供了一定的喘息机会,因此,有利于A股的企稳。据此,笔者倾向于认为大盘在2200点一线面临着反复争夺的态势,不排除短线上证指数重返2200点的可能性。但反弹空间难以达到2250点。而且,如果7月中下旬,半年报业绩地雷超预期的话,那么,对指数的后续运行预期仍需要进一步降低。
关注低估值且符合产业趋势的品种
正因为如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的操作思路可以考虑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可以适量出击一些强势股。
就目前来看,一是可以适量关注一些低市值的强周期性个股,比如说森远股份、同力水泥、江西水泥、尖峰集团、山河智能等,此类个股的短线弹升空间相对有限,只是一些交易性的机会,不宜过分乐观。二是关注一些低估值且产业趋势较为乐观的品种,比如说唐人神、正邦科技、天康生物、上海绿新、华斯股份、四方股份等品种,此类个股的弹性较佳且估值低,所以,可适量主动关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