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拐点显现,A股或重现希望
(2012-06-08 16:51:42)
标签:
杂谈 |
本周A股市场在震荡中重心持续下移,在本周五,甚至在降息如此重大利好题材的刺激下,A股也是高开走低。午市后更是进一步拓展弹升空间,上证指数的K线形态趋于悲观。那么,如何看待当前A股的走势呢?
银行股最后一跌抑制A股表现
对于A股的如此走势,分析人士认为两个原因,一是因为从以往经验来看,降息进一步昭示着经济的疲软走势。所以,越是降息,多头越不敢加大仓位,从而不利于资金的做多激情的释放。而且,只有数次利好积累之后,方才对经济形成正面影响。所以,在降息周期的初期,多头不敢迅速加仓。
二是因为本次降息,具有一定利率市场化的开启的态势。毕竟此次降息当中还附有银行存贷款利率波动幅度拓展的态势,从而意味着未来的银行业为争夺客户,不排除提升存款利率,降低贷款利率的可能性,从而使得存贷差收敛,不利于市场对银行股的估值。这也得到了具体数据的佐证,有行业分析师综合各方信息称,此次存款利率明降暗升,3.5%下调0.25%后为3.25%,如果上浮1.1倍,则为3.575%,比原3.5%还高0.075%,如此来看,银行股的估值的确有下移的趋势。故银行股在本周五大幅回落,但由于银行股是指标股,所以,银行股的下跌也直接推动着A股出现疲软态势。
但是,就目前来看,银行股应该面临着最后一跌,毕竟银行股已击穿净资产值,未来的再融资功能面临考验。所以,不排除在接下来的时候,控股股东或相关各方通过增持银行股股份等举措重塑市场预期的可能性。更何况,目前利率虽然有市场化的预期,但是目前银行仍属于强势群体,所以,银行的定价能力仍然强大。也就是说,市场其实过分放大了利率市场化的压力。既如此,银行股在本周五可能是最后一跌。
A股或迎来新的希望
正因为如此,分析人士认为短线A股虽然难以迅速改变弱势。但一方面由于银行股等指标股的最后一跌,意味着指标股对市场的压抑作用在近期会有所减缓。另一方面则是因为政策面出现了较为乐观的举措,政策拐点预期再度强烈起来。
因为目前降息目的主要是刺激企业信贷需求,从而达到通过企业投资来拉动经济增长的目的。以往经验也显示出,在经济数据不振之后的降息,其实就昭示着刺激经济增长政策已拉开序幕。所以,目前经济政策已面临着较为积极的拐点。证券市场的活跃资金必然会因此而渐渐开始建仓,从而使得股市的买盘力量渐增,这其实也是股市之所以领先于经济增长拐点6个月的原因之一。因为经济政策拐点,往往带来股市拐点。但是,经济政策对经济的作用力往往有一个滞后效应,比如说要6个月,刺激经济增长政策才会有效应,经济才会回升。由此可见,降息的开始意味着稳增长政策拐点明确,也就意味着A股已经进入拐点区域。
与此同时,相关信息也显示出股市政策也在积极修正,比如说当前新股发行节奏明显减缓,就目前资料来看,下周只有一家小盘股发行,A股进入休渔期。而且,新股发行改革的效应也开始显现出来,新股超募现象迅速降低,从而使得新股发行对二级市场的抽血效应有所减缓,如此诸多信息意味着股市积极政策有所显现。在此背景下,A股就有望迎来企稳的预期。
关注新的投资主线
正因为如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在控制仓位的前提下,适量关注新的投资品种。因为百临全息金融博弈模型显示出资金开始加大对原料价格下降受益主线的挖掘,电力股、胶带股、轮胎股等品种均如此。
循此思路,在操作中,对华能国际、上海电力、桂冠电力、宝通带业、黔轮胎等个股可积极跟踪。另外,受益于基药招标产业政策的变化,医药股中的大输液、抗生素等相关产品的个股也面临着估值复苏的推动,华仁药业、仙琚制药、华润双鹤、现代制药等个股可跟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