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气治理板块:产业政策拓展产业成长空间

(2011-07-15 09:20:05)
标签:

山东省

大气污染

脱硫公司

三聚环保

烟气脱硫

财经

分类: 秦洪老师专栏

    昨日A股市场出现了震荡中重心回升的趋势。其中,大气治理板块出现了领涨的态势。比如说三聚环保、永清环保、科林环保、金通灵等个股涨幅居前。那么,如何看待大气治理板块的如此强硬走势呢? 产业政策拓展行业高成长空间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持续快速发展,而以煤炭为主的能源结构未发生根本性变化,煤烟型污染依旧存在。而且,我国区域性大气污染问题日趋严重,一方面是灰霾、光化学烟雾和酸雨等复合型大气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另一方面则是大气污染的时间渐趋拉长。近3年来京津冀、长三角和珠三角等三大城市群每年出现灰霾的天数超过100 天,东莞等地区甚至达到210多天,甚至沿海城市深圳也出现了154天的灰霾天气。这已严重影响人体健康和生态安全。 正因为如此,我国对大气污染治理力度持续深入。从2003年至今,我国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逐步加严,推动了我国大气污染治理行业大步向前发展。近期出台的《火电厂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二次征求意见稿)》,对各项污染物的排放标准都达到了历史最严格的水平,为大气污染治理的除尘、脱硫、脱硝市场都将带来发展机会。 其中,脱硝市场将是一个新的、广阔的市场。环保部根据新标准测算,若对新建和2004年至2011年底期间通过环评审批的现有燃煤火力发电锅炉全部实施烟气脱硝,对2003年底前建成的火电机组部分实施烟气脱硝,则新标准实施后,到2015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8.17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1950亿元,2015年需运行费用612亿元/年。到2020年,需要新增烟气脱硝容量10.66亿千瓦,共需脱硝投资2328亿元,2020年需运行费用800亿元/年。由此可见,新的产业政策标准将给大气污染治理的相关上市公司开启更大的市场空间。 产业拓展赋予更为强劲的成长动能 更为重要的是,目前大气治理的相关上市公司,还积极进行产业拓展。这主要指两个,一是脱硫特许经营。尽管脱硫工程业务开展如火如荼,但在快速发展过程中却暴露出脱硫设施投运率低、运行维护专业化水平低、运行效果差等一系列问题。在此背景下,脱硫特许经营模式开始发展起来。脱硫特许经营实质即火电厂将其脱硫业务外包给专业脱硫公司,相应脱硫电价、优惠政策形成收益都归专业脱硫公司所有,专业脱硫公司需完成脱硫任务,同时承担相应的脱硫责任。 这对于火电厂而言,专业脱硫公司凭借其运营经验和技术,可避免由于脱硫设施运行效果差而导致的脱硫电价减扣、或其他经济处罚。对专业运营公司而言,又可以获得脱硫电价和脱硫副产品带来的经济效益。目前,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工作主要依托华能、大唐、华电、国电及中电投等集团所属电力企业开展。截至2010年底,我国经批准实施火电厂烟气脱硫特许经营试点的项目共23个,机组容量合计2448.5万千瓦,未来有进一步向全国拓展,从而为相关业务上市公司拓展了新的成长空间。 二是向新的应用领域迈进。目前大气污染治理相关上市公司主要集中在电力脱硫。但行业先行者开始向新的应用挺进。2011 年5月27-29日在北京由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和中国冶金报社共同主办的“2011(第二届)钢铁行业烧结烟气脱硫论坛”中明确指出“全面推进现役烧结机烟气脱硫工程建设,到2015年末所有烧结机和位于城市建成区的球团生产设备必须实施烟气脱硫,脱硫效率要达到80%以上”。而且,部分省市已排出钢厂脱硫时间表,钢铁企业已无路可退。以山东省为例,截至今年4月底,山东省81台已建成的烧结机中,42台已安装在线监测设备并与省监控中心联网,11台已安装但尚未联网,8台正在安装,另有20台尚未安装。山东省环保厅近日已对全省钢铁厂下达了针对性的监管意见,其中“对未建设脱硫设施的烧结机,凡不能稳定达标的一律限期治理,到期仍不达标的立即停产治理,对未建成烧结机脱硫设施的钢铁企业暂停新建项目的审批”。所以,该业务将成为新的市场空间。因此,行业先行者有望畅享这一业务增量蛋糕。 关注三类个股 据此,在操作中,建议投资者积极关注三类个股,一是积极拓展新的业务模式的个股,国电清新是行业龙头,且也是行业的先行者,目前拥有极强的行业经验,可积极跟踪。二是关注新产业政策受益品种,主要是指脱硝产业受益概念股的龙源技术、永清环保以及尾气排放标准提升的三聚环保等。三是监测类品种,主要是指先河环保等。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