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不愿意和别人玩怎么办?(转)
(2020-04-07 08:35:34)
标签:
育儿 |
家长提问:
乐妈你好!
我家孩子性格比较内向,不喜欢和别人沟通交流,有点不太合群。老师说他总是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
有时候我带他去小区楼下,或者附近游乐场玩的时候,小朋友们在一起推推搡搡玩游戏,他不愿意和大家一起玩,总是一个人静静地看着。
我很担心这样下去,会不会影响他的成长?
希望乐妈能给我一点建议。
【乐妈回答】
家长朋友你好!
孩子不愿意和别的小朋友一起玩,有些家长担心是不是不合群,或者会不会影响他以后的社交能力。其实,我们应该先了解孩子为什么不愿意和别人一起玩,只有知道了真正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1. 性格内向
性格内向的孩子,往往不喜欢与人交流。这样的孩子很喜欢和自己的玩具玩,缺少与人沟通的能力。于是有机会和小朋友玩的时候,也不知道怎么才能融入小朋友的圈子里,也害怕遭到别的小朋友排斥,就逐渐放弃了和小朋友玩而选择独自玩。
2. 被小朋友欺负过
孩子天性是活泼好动的,喜欢和小朋友玩。但是如果被别的小朋友欺负过,可能会造成孩子的心理阴影,出现拒绝和其他的小朋友一起玩的情况。
3. 物权意识强,不愿分享
有些孩子不愿意和别人玩,是因为处于物权敏感期,对自己的玩具、小领地,占有意识比较强,不愿意分享。孩子有了物权意识并不是坏事,是心智发育的一个表现,但如果不加引导,发展成“自私自利”就不好了。
知道了这几个原因以后,我们家长应该怎么引导孩子呢?乐妈有几个小建议:
1. 尊重发育规律,不给孩子贴标签
人的身心发育都是按照规律逐步完成的。每个孩子在心理发展的过程中都会有必经的过程。知道了这些,我们能清晰了解孩子发育到什么阶段,避免不必要的担心。
乐妈理解家长们的心情,看到别人家的孩子都一起玩得好好的,自己的孩子独自在角落,或者只看着、不行动,我们心里难免有些担心和忧虑:孩子是不是“太孤独”、“不合群”?但这可能只是孩子们所处的心理发育阶段不一样。
乐乐表姐性格文静,之前家人一直担心她在学校里会受欺负。但是孩子文静温柔的性格,不仅为她赢得了好人缘的称呼,还成了老师的“左膀右臂”。
我们做父母的一定要用心观察,耐心理解和引导,而不是主观臆断地给孩子贴上标签,说孩子性格如何,胆量如何,反而可能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发育。
2. 家长要以尊重的方式对待孩子,培养孩子的自信心
孩子是否自信,会直接影响到他的情绪管理、社交能力、以后的亲密关系等各个方面。
父母如果从小在管教孩子的过程中,采用简单粗暴、打骂的教育方式,就会导致孩子的低自尊和自卑。
因为,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无时无刻不在做着关于自己、关于世界的决定:我是被爱的还是被讨厌的?这个世界是安全的还是危险的?他人是值得信任的还是虚伪的?
只有当父母尊重地对待孩子,孩子才会学会如何尊重地对待别人,并且在选择朋友的时候,也能有一定的分辨力。
3. 交友需要主动,但要给孩子时间慢慢适应
在畅销育儿书《在跟美国幼儿园老师学早教》里,精英妈咪大J分享了一个故事。
女儿小D因为在妈妈子宫里受到感染,28周早产。曾在外企做高管大J放弃事业,做全职妈妈养育女儿。
在育儿过程中,大J发现女儿有点害羞,不敢和别人进行接触。
有一次,她带女儿小D去公园玩,看到一个小女孩在沙堆旁铲沙子玩。
虽然大J很希望女儿能和那个孩子一起玩,但她并没有硬推,而是耐心地陪着孩子看了一会儿。
然后她对女儿说:“你看,她的桶快满了,要不要把你的桶给她?我们可以一起铲沙子。”
听了妈妈的建议,小D也不是每次都会主动参与进去,有时她也会犹豫。
这时,大J妈妈就会和小D一起参与到和其他孩子的游戏中,直到女儿感到舒服了,融入了,妈妈才慢慢退到一旁。
给孩子一点时间,让他慢慢适应,等孩子熟悉环境之后,再引导他融入其中。
孩子不愿意和别人玩不是一件可怕的事情,我们做父母的放宽心,慢慢引导,多给孩子一点时间,他会做的越来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