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清淡客
清淡客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585,399
  • 关注人气:976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孩子出现“乌龟型”人格表现,多半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2020-01-03 07:13:23)
标签:

育儿

杂谈

孩子出现“乌龟型”人格表现,多半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很多家长都有这样的困惑,孩子到了青春期之后,变得跟家长没话说。明明前一秒跟同学朋友在一起说说笑笑,打打闹闹,一副活泼开朗的样子。下一秒回到家,就像换了一个人似的。除了吃饭、睡觉时寥寥几句问候,可以一整天都不跟家长说话,亲子之间没有交流。这时候父母很想要知道孩子到底在想什么,但是他们也知道让孩子开口难上加难。 我的同事林姐,家境不错,孩子在上寄宿中学,一周回来一次。每次回家,周姐除了为孩子精心准备好吃的,好玩的,还准备了一肚子的话想要跟孩子聊。比如,在学校学习怎么样了、跟同学相处的怎么样啊、哪个老师教的好啊这类的。刚开始,孩子很愿意告诉她。 但是最近一段时间,她发现孩子对于学校的事情不是很想聊,总是用“不记得了”、“那个您不用知道”来敷衍,转身关上门却跟同学在网上聊的火热。这种情况让林姐心里产生了非常不安的感觉。回忆起孩子小时候,每次幼儿园回来都会叽里呱啦的说个不停。 而现在什么话都不跟他说,难道孩子长大了都这样吗?其实林姐孩子的这种表现,可能是“乌龟型”人格。 什么是“乌龟型人格”?为什么孩子会出现“乌龟型人格”? “乌龟型人格”是指人们遇到问题不从正面去解决,而是逃避问题,产生退缩的行为。当孩子成长为“乌龟型人格”之后,最明显的表现是更加“内向”,胆小;遇到困难就退缩,而不是积极的想办法解决;同时不愿意从外界寻求帮助,尤其是家长或长辈的帮助。 家长面对这种孩子往往是无能为力的,因为任何的行动都必须以沟通为前提。如果孩子关上了跟家长沟通的大门,这只能说明,孩子与家长之间已经产生了很大的误解,家长以往的教育方式有很大的问题。让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产生了一些父母现在还未曾察觉的负面情绪,这些情绪主要有三种。 第一,孩子不信任父母。 如果一个人不愿意跟人分享他的想法,其中最重要的理由就是不信任。有一种家庭,产生这种问题的情况较多。就是家长在孩子幼年时候托付给老人照顾,等到孩子长大之后接到身边的家庭。《小欢喜》中季杨杨的家庭就是如此。季杨杨父母回来陪孩子,从心里想要弥补孩子幼时缺失的亲情。一家人最初的日常就是吃饭之后各回房间,孩子跟父母没话讲。这种家庭,因为幼年没有一起生活的经历,父母和子女的情感关系不是很深。当父母回来身边,子女感受到的不是失而复得的纯然的快乐,而是一种夹杂着怨恨和期待的复杂感情。这种情况下,慢慢培养孩子对于父母和家庭的信任感是首要选择。 第二,孩子缺乏安全感。 有些家长虽然整天都跟孩子在一起,但是由于缺乏教育经验,孩子一旦犯错,经常性简单粗暴的方式对待孩子,破坏了孩子的安全感,导致孩子慢慢封闭了自己的内心。孩子说话常常是无心的,但是有些家长却过度解读,甚至会因此惩罚孩子。这样一来,孩子会认为是说话造成了被惩罚的后果,就会变得越来越沉默寡言,不愿意交流。 第三,孩子低自尊。 有很多家长非常推崇“激将法”,认为如果能让一个人感到羞耻,就会激发他的上进心。其实这是非常错误的做法。如果家长一直用嘲讽的口吻对孩子说话,会直接伤害孩子的自尊,让孩子感到自己的渺小和不被重视。一旦孩子感到自己做什么都错,说什么话都不会有人听,自然就不愿意开口说话。 在家长眼里,孩子是最宝贵的宝贝。为了孩子的成长,他们愿意牺牲自己的一切,并认为自己做的就是爱孩子。但是家长更应该去问一下孩子最需要的是什么。孩子需要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空间,这个空间就像一个充气城堡一样,可以随时容纳她的失败和挫折,让她感到安全,开心和勇敢。 家长如何做,才能帮孩子摆脱“乌龟型”人格 好的家长就是要做好孩子的充气城堡,柔软而坚定。家长要给与孩子其实就是很多的爱和耐心。那么如果孩子已经关闭了沟通的大门, “成为乌龟型人格”的一员,我们应该怎么做呢? 1、耐心的交流 如果父母是第一种情况,建议父母准备好足够的耐心,并做好打持久战的心理准备,切记不要急于求成。《小欢喜》中季杨杨的父亲,爱子心切。在孩子在学校犯错之后,想要跟其他父亲一样,直接批评孩子。没想到孩子根本不接受,最终导致父子关系再度陷入冰点。在亲子关系没有获得改善的情况下,在孩子眼里,父亲是没有“资格”教育孩子的,这就是事实。 2、跟孩子沟通一定要温和 尤其是孩子犯错的时候,要注意语言方式。父母不要先入为主认为,孩子天生就知道哪些行为是对的,可以的;哪些行为是错的,不可以的。其实他们并不十分清楚,孩子内心里,任何行为都是一种探索。孩子就像一个正在考驾照的新手,而我们是孩子的教练。新手出现任何问题都是正常的,不是吗? 3、帮助孩子释放负面情绪 孩子拒绝语言沟通,我们可以尝试用其他方式沟通。对于年龄小的孩子,我们可以采用角色扮演的方式。比如妈妈可以扮演孩子,让孩子扮演老师,模仿幼儿园的情形,如果家长足够细心,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游戏找到孩子负面情绪的根源。画画也是一个很好的方式,几乎每个孩子都会画画,他们通过这种方式也可以达到释放情绪的目的。 亲子教育中,沟通永远是最重要的。家长不要期待孩子会以自己熟悉的方式来主动沟通,而要在平时就注意观察孩子的一点一滴,时刻关注孩子情绪变化。以柔软而坚定的方式及时给与支持和鼓励。在一个充满爱和理解的环境下成长的孩子,才会生长出属于自己的力量,勇敢的面对!

孩子出现“乌龟型”人格表现,多半跟父母的教育有关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