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 旅游 |
山不在高,有仙则灵;寺不在大,僧高则名。名寺不惟有名山相衬,更重要的是要有名僧相彰。
太姥山,是福鼎海拔最高的一座名山,常年云雾缭绕,以花岗岩峰林岩洞为特色,一面向海,被誉为“海上仙都”。平兴寺,位于太姥山半山麓,背倚太姥山峰嶙峋怪石摩霄峰,面临烟波渺茫浩瀚大海,原本是一座默默无闻的小寺,因界诠法师在此弘扬戒律,一跃而成为当今闻名于世的戒律第一道场,被当今佛教界公推为律宗名蓝。
平兴寺的建筑别具一格,不像其他寺院按山门、天王殿、大雄宝殿、藏经阁等中轴线一字排开。平兴寺更像是疗养院或度假山庄,殿堂东一座,西一座,而且每一座殿堂的朝向、制式都不相一致,可以说是五花八门。殿堂有新的旧的土的洋的,旧的可能是上世纪六十年代留下来的,依旧保存着。
上图可能是平兴寺最老的建筑了,貌似就是上世纪僧人茶场时的遗物。平兴寺不像其他寺院只要有了钱,就把旧寺院拆了重新再建。平兴寺并没因为一味地追求高大上的殿堂,而浪费信士们的捐款。转了一圈,找到大雄宝殿所在。去看了看,原来是座不大的殿堂。心想,平兴寺有数百僧众,平时早晚功课在哪儿做呢?不得而知,也不便多问。一路上遇见三三俩俩的僧人,或遛弯,或念佛,彬彬有礼,可见界诠大和尚日常戒法之严。
平兴寺虽然从文革时期才开始有茅蓬,到今天也不过几十年的光景,但这座寺院的大德高僧们正在承载和传播佛教的命脉——振兴戒律的大任,这与千年古刹无异,更像是从灵山直接传承来的佛法,清纯一味。短短转一圈的功夫,但却能窥一斑而见全豹。
过去佛教界有3个半戒坛之说,所谓“3个戒坛”是泉州开元寺、杭州昭庆寺、北京戒台寺的三个戒坛,另外还有半个之说,指的是北京广济寺内的戒坛。如今可能除了开元寺戒坛还放戒外,其他戒坛都不放戒了。界诠大和尚特意在平兴寺兴建戒坛传戒,广弘戒律,所以界诠大和尚又被誉为“弘一大师”再世。平兴寺,果真是修行办道,住持正法的宝地,一座难得清净的道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