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这头虎鲸妈妈对孩子的爱让人瞬间泪崩!

(2018-08-08 17:06:13)
标签:

杂谈

虎鲸,又名逆戟鲸,或杀人鲸(学名:Orcinus orca),是海洋中一种高度社会化的动物。它们性情凶猛,却对家人无比依恋:虎鲸群甚至是动物界中最稳定的群体之一。

https://r/large/article/32db7f85d84e78e20e826dbc568165ee

以群体为基础,虎鲸发展出了高超的捕猎技巧,拥有复杂的社会行为——科学家们认为虎鲸群有着复杂的情感生活,乃至拥有自己的文化。

https://r/large/article/c7616c8f18566fd0279048a464253ec2

今天,这则令人伤心的故事,更证明了虎鲸那不逊于人类的丰富情感。而虎鲸妈妈对孩子的爱,不仅让我们看到人类与动物之间的相通之处,更坚定了我们保护海洋生物的决心!


视频:为了帮儿子找媳妇,虎鲸妈妈也是操碎了心!


Tahlequah(编号J35),是科学家们一直在追踪研究的虎鲸群——“J” 中的一只20岁的雌性虎鲸。从今年的7月24日开始,Tahlequah和虎鲸群J 中的其他成员一起,就一直在为Tahlequah早夭的孩子哀悼——用头部推着死去的幼崽在海洋中漂泊。

https://r/large/article/20993a8dfb4041f876b021445665883e

虎鲸群和海豚群一样,不会马上遗弃它们早夭的幼崽,通常群体会将死去的幼崽带在身边一周左右,以表示哀悼。

但这一次直到8月2日,Tahlequah和它的族群仍一直将死去的幼崽带在身边。专家表示,这可能是有观测记录以来虎鲸群哀悼早夭幼崽时间最长的一次。

https://r/large/article/33c2988255edaf6c5f3cf3243d20e872

妈妈再也看不到孩子欢快的笑脸了——这种锥心的伤痛尽管是从一只虎鲸妈妈身上表现出来的,也同样能让我们感到内心被拉扯的疼痛。

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的虎鲸研究员John Ford表示:这并不是虎鲸群J 第一次有这种哀悼行为,第一次大约发生在15年前。虎鲸们通常都有着强烈的欲望去照顾族群的后代,这种族群间的深情,显然也延续到了早夭的幼鲸身上。

https://r/large/article/b52ad3a920d00d398121a65d98d1e417

Tahlequah和族群对死去幼鲸的哀悼仍在继续。

为什么Tahlequah会一直对幼鲸锲而不舍,是因为幼鲸出生后仅存活了30分钟吗?

有专家认为,Tahlequah如此悲伤的原因:是她经历了17个月的妊娠期,和我们人类一样,早在幼鲸出生前,Tahlequah就已经和这个孩子有了情感上的联系。

https://r/large/article/27318d9069d3afd701830a2390b36836

不仅对于Tahlequah,早夭的孩子对于整个虎鲸群J 来讲都至关重要——因为最近3年,虎鲸群J 的生育率为0!

不仅是虎鲸群J ,科学家们同时监测的虎鲸群K 和 L 也同样处于濒危的边缘。三个虎鲸群加起来才有75名成员,维持族群延续已到了刻不容缓的边缘,而剩下的时间可能只有5年。

https://r/large/article/0b507463f93c6f06a7ef1211966ad056

缺乏食物,可能是造成虎鲸群数量减少的一大原因。一项长期研究表明:以鱼为食的鲸正在变得越来越瘦,而它们的死亡率也在不断上升。 

在濒临灭绝的虎鲸群J、K、L 中,主要的食物来源是奇努克鲑。不幸的是,奇努克鲑现在也已濒临灭绝。

https://r/large/article/0fee2f8012691b25a82e86bf257cfc8c

然而,相较于族群延续,当下更直接的问题是:在这场“严酷”的哀悼中,Tahlequah是否能够存活下来?

在波涛汹涌的大海里,Tahlequah一直试图让死去的孩子浮在水面上,即使有其他成员的帮助,这也是一件非常耗费体力的事;更何况这种行为严重的影响着Tahlequah的捕食,如果不放弃,Tahlequah最终可能会因此耗尽体力。

https://r/large/article/9125833e75fdafb72bfe2621082a6e01

Tahlequah才20岁,族群还需要它繁衍下一代。但即便没有这次幼崽死亡的事件,虎鲸族群也处在危机之中——它们需要人类对自然的爱和帮助才能继续在大海中遨游!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