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的一生

(2011-05-16 18:46:00)
标签:

杂谈

 

心理剧创始人莫雷诺的一生

    他出生在一艘航行在黑海的船上。
   
十二个月大的时候,他因为患病差一点死去。这时,一位神秘的吉普赛人对他的母亲预言道:这个孩子肩负特别的使命,有一天,世界各地的人士将争相来到他的面前向他求教。
    于是,他的母亲给了他一份特别的期待和爱。
   
这份特别的期待和爱,造就了他的天才,也造就了他的狂傲。
   
这个总是想远走高攀的天才,一生浪迹天涯,好戏连台。扮演过诸多角色:精神科医师、戏剧家、神学家、诗人、哲学家、发明家、团体心理学家、心理剧家、社会剧家、社会计量学家与教育家。
   
他仰仗着他的才华,除了扮演各种角色之外,还喜欢做另外一件事——到处得罪人。
   
他到戏院看戏,居然跑上舞台打断主角的演出,并且教导主角应该按他的想法来演出,结果他被警察赶出了剧院;
   
他这辈子发明了不少东西,但是让他声名远播的却是他时常指控他人盗用自己的专业发明,他甚至为了剧场座椅怎样摆放的问题,把一位设计师告上了法庭,因为他觉得那是他先想到的;
   
他四十岁的时候,异想天开地发明了录音机,好在美国人早就发明了这样东西,并且早已申请了专利(他想打官司也没理由);
   
他在妓院里开起了心理辅导工作坊,舆论一片哗然;
   
当他还是一个名不见经传的精神科医师时,与当时的心理学泰斗弗诺伊德第一次(也是唯一)见面时,便大言不惭地说道:“你分析病人的梦境,我努力尝试的是给他们再做梦的勇气。”
   
他是他那个时代,精神医学界最为头痛的人物:一个不按牌理出牌的家伙,太过争议又特立独行,一个自恋狂,深具魅力却又冷峻孤僻,具社交性却挑剔,可爱却反常,不可爱却动人……
   
无论莫雷诺的一生多么受人争议,唯一无人争议的事实就是,他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剧家。
   
他用他的戏剧、天真与创造力向整个人类展示了他作为一位艺术家毕生的追求,他将生命的狂喜与悲哀、壮美和凄凉、挣扎与解脱、毁灭与新生、赞美与嘲讽、肯定与否定交织的奇妙形式,在人间大舞台上一一演出。
一、跌落的“上帝”

      我让他们有勇气再度梦想,我教他们去扮演上帝。——莫雷诺
     
莫雷诺导演第一个心理剧时,只有四岁。
     
在多瑙河岸的老宅子里,他带着一群孩子们扮演上帝及天使的游戏。当所有的孩子们问谁是上帝呀?莫雷诺就说:我是上帝,你们全是我的天使。每个孩子都赞成。因此,他们决定先把天堂盖起来。
     
于是,这群孩子们把地下室里所有的椅子一张一张地垒起来,一直堆到快到天花板上。接着莫雷诺爬上了椅子并且坐在最上端的位置上。其他的孩子们围在桌子旁用手臂当成翅膀开始唱起歌来……突然,有个孩子问莫雷诺:“你怎么不飞起来呢?”于是莫雷诺张开每一个人都是从高处摔下来的“上帝”。
     
后来,莫雷诺把这段经历写入了他的自传,并且称之为“跌落的上帝”。他认为,我们每个人初来到这个世界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尊贵,宛如上帝与神一般。初生的生命可以掌握一切、创造一切,充满了天真与自信。但是在成长的岁月里,我们不只一次从天堂摔下来,经验人生的挫折与痛楚,从而渐渐丧失了尝试的勇气与天赋的自信。
     
莫雷诺大胆地将信仰的光芒溶入心理剧中,用寓意深远的心理剧来抚慰那些在生活中受伤的人们。
     
例如,当个体生命处在一个匮乏爱的环境中,并且在心理剧中吐露存在性的孤独时,上帝(信仰)的存在可以提供一个抚慰经验,为其孤独的心灵带来滋润;
     
例如,当一个人陷入极大的罪恶感及自责之中,完全无法宽恕自己时,如果能承领到仁慈与赦免,进入爱的体验之中,或许能够走出自责、宽恕自己。
     
莫雷诺运用他的心理剧,让每一个经验过创伤的人在心灵深处意识到,生命中爱与信仰的意志比生命中的伤痛更有力量。
二、妓院里的团体治疗
     
莫雷诺最让人膛目结舌的举动是为妓女们作心理督导和团体治疗。这一切是怎么开始的呢?
     
有天下午,莫雷诺走在街上,遇到一位穿着亮丽红裙配上红丝带白衣的女子对他微笑,就在他正想上前跟她打招呼时,出现了个警察把她带走。莫雷诺好奇地跟在后头看,直到女孩被带进警局。不久之后,这名女子从警局里走出来,莫雷诺上前探个究竟。结果,女孩告诉他:大白天不可以穿得这么花枝招展,这么一来会吸引太多客人,只有天黑了之后才可以这一身打扮。
     
原来这名女子是一位妓女。
     
因为这样一次遭遇,让莫雷诺对色情行业中的女性产生了极大的好奇与同情,于是他在一位性病专科的医师陪同,拜访维也纳红灯区的妓女们。莫雷诺从治疗的角度切入,开始了每周两到三次的会见,每次皆由八到十位女子组成小团体的工作坊。在工作坊里讨论像是被拘留、感染性病或怀孕之类的问题。
     
刚刚开始的时候,这些从事特殊行业的女子们多半心惊胆跳,但是不久之后发现多少有些收获,就更开放了些。后来,莫雷诺又为这些遭遇坎坷的弱势女子们找到专业律师和医师以维护她们人身上的安全。
     
莫雷诺在帮助这些色情服务行业中的女子们重拾尊严与价值感的同时,也坚定了团体治疗的信心。
三、心理剧的萌芽
      1920
年,莫雷诺因为生计所迫成为了一名家庭医生,但是他却在维也纳不务正业地顶下了个小博物馆,把它改成剧院,训练了一批演员,成为一个剧场老板兼导演,剧场的名字就叫自发剧场
     
一次世界大战之后,奥地利政局一片散沙。极具表演欲望的莫雷诺突发奇想地在维也纳雇了一名丑角演员,想以心理剧的方式来反映当时的社会问题。
     
当舞台的布幔拉开时,大家赫然看到莫雷诺独自站在舞台上,身着弄臣戏服,舞台上还有国王的宝座。莫雷诺对台下的观众们说道,他在找一位具有智慧的天生领袖。然后他邀请台下的观众志愿上台,叙述心目中的理想领导者是怎样的。在当时还是君主立宪制的奥地利,这样的演出实在是太过大胆了,许多人就此离席。剩下的观众们则相当冷淡及不知所措,最后的结果是没有一个人敢走上舞台。
     
莫雷诺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舞台上,带着伤心与挫败,直到剧场的布幔慢慢拉下……
     
这样一次演出对于莫雷诺本人来说是失败的,但是对于整个人类心理学发展史来说却是成功的,因为它代表着社会剧、心理剧的雏形诞生了。
四、生命的演出
      1922
年,莫雷诺又租了一个更大的礼堂,将自发性剧场转化成治疗性剧场,从而真正开始了他的心理剧演出。
     
当时在他的剧场里有一位常扮演温柔贤淑角色的女演员,在现实婚姻中却与丈夫相处得痛苦不堪,而这位女演员的丈夫更是怨声载道地说道:“这个天使般甜美的女子,跟我单独在一起时,简直就是个恶婆娘!”
     
莫雷诺就鼓励这位女演员在舞台上演一名惹人厌烦、令人憎恨的妓女。这位女演员在这个角色中发挥所有的暴力与仇恨,完全演活了这个角色。奇妙的是,经过这次角色的反串经验,居然使这位女演员的婚姻生活有了成长性的转变。
     
早在1921年,莫雷诺还是一个家庭医生的时候,有一位富裕但不快乐的病人,希望莫雷诺能够帮忙他结束自己的生命。莫雷诺意识到一个医生的使命,不仅是要帮助一个人活下去,更重要的是要让这个人重拾生命的意义。
     
因此,他与这位病人一起认真地探讨死亡,计划死亡,想像死了之后的世界;最后他还让自己的妻子来扮演这位病人,把死亡的过程一幕幕地演出来。这样的演出对于病人来说宛如第二次的重生。病人不但在心理剧中实现了他的幻想与愿望,并且在挚爱、忍耐和温情中拥有他此时此地的生命。
     
莫雷诺用两个希腊字——“灵魂”和“行动”来命名心理剧,意思是让封闭已久的灵魂开始焕发内在的纯真与智慧。
     
这场灵魂的行动让主角一次又一次地经验,一次又一次地发现角色与角色之间的冲突,把生活中的真相用最大的可能呈现了出来,并且让这种生命感觉一直深入到人性的故乡——潜意识的深处,从而使真正的人性反省成为可能。
五、最后的谢幕
      1974
年莫雷诺在连续几次中风之后,开始意识到自己不久于人世。他开始断食,每天除了清水以外不再吃任何食物。当消息传出之后,来自世界各国的学生、景仰者纷纷赶到美国纽约为莫雷诺举行最后一场公开的心理剧。
     
他门下的学生大名鼎鼎的数不胜数,其中最为著名的:大教育家梅尔·邦尼、社会心理学家罗德·李彼特,还有欧洲著名影星Berbara……受他思想影响的人有:完形治疗的创始人波尔斯、沟通分析的创始人伯恩、人格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
     
其中人格心理学创始人阿德勒总是这么介绍他:如果我能做得像莫雷诺那样,就可以以天才自居了!
     
莫雷诺生前多次受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邀请讲学。他所到访的国家包括:法国、德国、挪威、瑞士、奥地利、意大利、西班牙、捷克、匈牙利、俄罗斯、希腊、南斯拉夫、土耳其及以色列。
     
四处讲学的莫雷诺将他的心理剧知识、理念、方法传播于世界各国的精神医学界及助人的专业领域,他的著作被翻译成二十种不同的文字,因而掀起了精神医学界的第三次革命。
     
莫雷诺用他的生命验证了当年吉普赛人对他母亲的预言:有一天,来自世界各国的人,会到他的面前向他求教。
     
听说透过半个世纪的迷雾之后,莫雷诺仍然对弗诺伊德念念不忘,临终前的莫雷诺半是幽默,半是认真地对守护在病榻旁的学生说道:他死后进了天堂又一次遇到了弗诺伊德,弗诺伊德说:如果我活得够长,我相信我会像莫雷诺一样做个心理剧家。
     
这就是莫雷诺,无论是面对权威,还是面对死神,他都不改他骄傲的独白——我是一个伟大的心理剧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