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聊斋志异》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2012-06-11 20:24:39)
标签:
杂谈 |
分类: 知而识之 |
简析《聊斋志异》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代表文言小说高峰的回归,文言小说从唐代传奇小说创立高峰之后,小说的文体形式,在经过宋、元、明三代漫长的岁月里,文学创作历代从未间断,但总得来说是神情疲惫,气力不佳,气韵神采不足,但经历数百年的艰难曲折和披沙拣金式的营养积累之后,小说创作在明末清初运行到中落与复兴的临界线上。而薄松龄倾其一生心血写成的“愤世嫉俗”之作《聊斋志异》,却以其众多的作品,丰富的内容,精湛的艺术,当仁不让一枝独秀攀上了文言小说的巅峰,它不但使宋代以来的大部分小说黯然失色,而且从总体上来看,由唐代传奇构成的文言小说的高峰与它相比也要逊色一筹。
①抨击封建社会政治黑暗、腐朽与丑恶,鞭挞贪官污吏土豪劣绅的各种罪行,控诉统治阶段对人民的残酷压迫,歌颂人民的反抗斗争精神。
如作品:《促织》、《窦氏》、《梦娘》、《南三复》、《席方平》、《梅女》等。
②揭露科举制度对封建社会知识分子的毒害,抨击科举制度各类弊端。如作品:《考弊司》、《司文郎》、《王子安》、《贾奉雉》、《叶生》等。
③反对封建礼教、封建婚姻制度的束缚,歌颂纯洁美好爱情。如作品:《婴宁》、《莲香》、《鸦头》、《细侯》、《红玉》等。
④作品增强了对现实生活的干预与批判意识,拓展了文言小说的艺术功能。
二、《聊斋志异》的艺术成就:
《聊斋志异》不仅具有高度思想性,而且具有高度的艺术性。所写的大多数是幻异故事,是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产物。作者从民间故事中汲取了丰富的营养,并继承了六朝志怪和唐代传奇的传统,把“志怪”和“传奇”的各自特色加以融合和发展,既保持了“志怪”神奇怪异的特点,又以“离奇的故事情节、人物心理的刻画、曲尽人情物态”的唐宋传奇手法,“用传奇法而以志怪”,使得故事情节大都曲折多变,起伏跌宕,并且语言生动典雅工丽,从各层面展示了生活的复杂的多样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