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罕见特别乐谱——琴童子杰制造

(2012-11-19 11:05:24)
标签:

张子杰

小学

一年级

弹琴

育儿观点

分类: “棋”他——子杰棋外生活

文图/子杰他爹

http://s2/bmiddle/6f52757fhce99a1b6ace7&690

自我欣赏和陶醉的琴童子杰

     其实棋童子杰爱好很多,至少琴棋书画样样不少。呵呵。

    当然,除了投入(金钱、时间)最大的爱好——围棋外,其他的爱好均属于纯天然的——发于内心,完全通过自我研究方式进行。比如弹琴。

    半月前的某天晚上,我刚回到家,子杰就缠着我要把他的电子琴找出来。

    子杰确有一架电子琴。花了我不到二百大洋,也就算一个电子琴玩具吧。那应该是两年前子杰讨要的。记得当时子杰是在幼儿园看到老师弹钢琴后勾起兴趣的。钢琴太贵当玩具实在奢侈。于是购买了这架电子琴作为替代。子杰倒也好满足,学着老师的样子开心、胡乱的玩耍了好一阵子。嫌电子琴制造的噪音太大,呵呵。于是在子杰热度下降后,被我塞到了床底下。

    虽然好久未见,但看来子杰一直没忘了这个朋友。

    这次勾起他兴趣的是小学的音乐老师。据说,在当天的音乐课上,音乐老师讲了弹琴的指法和认识了琴键对应的音节。应该还学习了歌曲《欢乐颂》的乐谱弹奏。子杰就又跃跃欲试了。(可惜,音乐老师就露了这么一手,又病休了。)子杰只好又进入到自我研修的阶段。子杰用自己的行动践行那句古训:师傅领进门(一节课),修行在个人!呵呵

     于是乎,还没见到自己的电子琴。世间绝对独一无二的《欢乐颂》乐谱凭借子杰的记忆和理解首先诞生了。

http://s15/mw690/6f52757fhce997224ec5e&690

子杰的手记乐谱

    我把他的电子琴“掏”出来。子杰首先剪了一个三角形小纸片,给琴键做了个定位。然后《欢乐颂》的乐曲声响起。开始是断断续续,很快就变得流畅起来。凭我这“十窍通了九窍——一窍不通”的音乐水平,还真以为是哪位“音乐大师”在演奏!呵呵

http://s10/mw690/6f52757fhce9998121db9&690

子杰在弹奏《欢乐颂》

    这些天,在琴前自我陶醉一会成了子杰必修课。昨天,我竟然看到他在尝试“中国地图”上的《义勇军进行曲》演奏。不过,毕竟师傅教的太少,子杰一边尝试,嘴里一边嘀咕:这些是什么意思啊,我怎么看不明白。呵呵,我看在眼里,一笑而过。最多只是从书架上找到一本乐谱书递给他。别说我不懂这个,就是我懂的东西,一般也是把探索和发现的乐趣交给他自己。当有一天,子杰可以像模像样地去“弹奏”,我绝不会感到惊奇。

    个人育儿观点:在孩子们有兴趣的领域,提供条件,让他们“自由捣鼓”、“自己折腾”,将个人兴趣最大化。多创造机会,让孩子们自己发现探索的真相,寻求探索的兴趣,体验探索成功的乐趣。

 

外一篇:

双胞胎老师?

    子杰的音乐老师病休了、美术老师也病休了。学校新来了一位代课教师,一人承担两个角色:既是子杰的音乐老师,又是子杰的美术老师。不想,子杰却困惑了——这两个老师怎么这么像,甚至是一模一样?

    课后,他为此进行了分析。分析的第一个可能是:新来的音乐老师和美术老师可能是双胞胎。可能性为10%;子杰的第二个分析结论:可能是同一个人。可能性为90%;子杰的第三个分析结论:难道是“克隆”?不过他很快推翻自己的结论。理由是:他知道“多利羊”,但还没听说过人克隆成功过。

     关于哪个分析等同于正确结果,还有待子杰自己想办法去验证。有了结果会第一时间通知大家。呵呵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近日棋事儿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