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12月16日专题研讨活动

分类: 研讨活动 |
时间 |
2022年12月16日 |
活动地点 |
线上 |
活动内容 |
分享与交流课题研究案例;共同学习文章《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实践与探索》 |
活动承担者 |
吴超珺、居洪梅 |
活动过程记录 |
|||
一、课题成员分享课题研究案例并集中研讨。 主持人:各位老师们通过观察、记录,对本班孩子在种植活动中的行为都生成了案例,现在请各位老师来分享一下。 张凯芸老师:我们结合班级自然角的创设,观察孩子在自然角有趣的对话以及观察他们相应的行为,他们了解了大蒜头种植的过程,以及在亲子种植的过程中,可能大部分家长也与孩子们普及了一些照顾蒜宝宝的经验。教师引导孩子们进一步发现、探索、寻找大蒜叶长得长短不一的原因,提供多样的、适宜的种植类工具,从孩子的话题切入“比较长短”的游戏,前期提供环境的支持。 朱彩燕老师:我们利用散步时间带孩子去观察我们种植园里的菠菜,我发现孩子们到了菜地后分工合作,有的在拔草,有的浇水、有的给菜地围篱笆,但也会出现一些状况,他们不能持久的进行劳动活动,并且也不会深入游戏。 马婷老师:我们也是利用散步的时间带领孩子去观察野趣园中大白菜的生长状况,我发现孩子的社会经验逐渐丰富,他们会思考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根据自己的经验去解决。在劳动过程中,孩子们互相交流、沟通,能力强的孩子和能力弱的孩子能和谐相处,共同合作,感受劳动带来的愉悦。对于能力弱的孩子也不能只让他们做简单的事情,要不断地引导他们在劳动中承担更重要的任务,并及时表扬,提高他们的能力。 顾佳雨老师:我们班孩子对种植十分感兴趣,观察力强,能发现大人没有发现的事物,孩子们能够动脑筋,思考解决的办法:询问老师、菜园的阿姨等,在后续的发展中,小朋友能持续探讨这个问题,能深究原因,教师要给予引导和帮助。 二、集体讨论案例中的状况并研讨解决方法。 朱彩燕老师:大班马婷老师的案例中,我们发现大班孩子的能力都比较强,会自己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弱的孩子也能在老师和同伴的影响下参与进来,共同感受劳动带来的愉快,我觉得对于能力弱的孩子在其他的生活中,老师也要多观察和引导,让他们在各方面的能力都要适当提高。 张凯芸老师:大班顾老师班级中的孩子能看出他们的观察力很强,同时当孩子们遇到不能解决的问题时,老师能基于适当的引导,而不是直接帮助,这样的做法能让孩子有一个持续探究的状态,这点还是比较好的。在后续活动中,我觉得教师可以和孩子一起制定出观察的时间表,让孩子有计划地去观察。 顾佳雨老师:中班朱老师的案例中发现孩子的兴趣随着时间的增长,个别孩子不能持续劳动,遇到问题也是向老师寻求帮助,不能自己解决问题,朱老师采取的是讨论的方法,这是在慢慢培养孩子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有时候会因为孩子的经验不足而不知道怎么解决,所以教师要适当引导。 马婷老师:小班张凯芸老师的案例中,我们能看出小班幼儿通过自己种植,孩子们取得了一些种植经验,但是因为经验和年龄较小等因素,不能很好地照顾大蒜宝宝,这也是小班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但是我认为过程比较重要,结果的成败都能让孩子得到经验,教师在劳动教育的过程中以鼓励为主。 三、主持人总结。 主持人:在四篇案例中,我们充分感受到小中大班孩子在种植活动中体现出来的能力差异,小班掌握不好照顾的程度;中班幼儿专注力不够,不能自己解决突发状况;大班幼儿能力较强,合作能力比较突出。大家对于案例中出现的问题根据自己的经验也能给出合理的建议,下学期各位老师可以着重引导。 四、共同学习文章《幼儿园种植课程的实践与探索》,并撰写学习反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