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比例图像
(2011-03-03 20:59:26)
标签:
杂谈 |
分类: 六年级下册数学教案 |
第五课时
正比例图像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例2、“练一练”和练习十三4、5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经历描点的过程,初步认识正比例的图像是一条直线,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的直线,初步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一的数值。
2.让学生在初步认识正比例图像的过程中,进一步培养观察能力,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受数形结合的思想。
3.让学生进一步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增强从生活中探索规律的意识。
教学重点:
能利用给出的具有正比例关系的数据在方格纸上画出相应 的直线。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图像上的点所表示的实际意义,能根据具有正比例关系的一个量的数值看图估计另一个一的数值。
教学准备:课件和口算题。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课件展示例1中的统计表,谈话:这是上节课我们研究过的统计表,认识了正比例,你能根据这张表说说什么和什么是成正比例的量吗?
2.小结:路程和时间是两种相关联的量,当路程和时间的比是一定时,我们就说行驶的路程和时间是成正比例的量。
二、探究正比例图像
1.引导提问:横轴表示会什么?纵 轴 呢?
2.课件出示横轴、纵轴的画法。
3、小结:横轴表示时间时,纵轴表示路程千米。根据统计表分别在横轴与纵轴上标明时间和路程。
4.谈话:下面我们学习如何根据表中的数据在方格图中描点。我来举一个例子。先找到表示1小时的竖线,再找到表示80千米的横线,竖线和横线的交点(描出这一点)就表示1小时行80千米。你能根据表中数据,在方格图中描出其他相应的点吗?
5.观察这些点的排列位置,你发现了这些点的排布规律吗?
明确:这些点确实在一条直线上。
6.连线:把这些点用直线连起来。(课件演示画线过程)谈话:这就是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正比例图像,正比例图像是一条直线。
提问:这条直线要从哪一点画起?为什么?从结果看,这个题目做得是最不理想的
三、利用图像解决实际问题
1.提问:根据图像判断,这辆汽车2.5小时行驶多少千米?
根据学生口述,电脑展示判断过程并小结:
2.提问:行驶440千米需要多少小时?
四、巩固练习
1.做第64页“练一练”
提问:你还能提出类似的问题进行估计吗?
(在小组内完成)
2.做练习十三第4题
学生独立完成,并在小组内口述判断过程。
第(1)问全班交流后提问:你是怎样作出这个判断的,为什么?
指出:A可以从图像的特点是一条直线来解释。B也可以根据图中所描出的点先算一算相对应的路程和时间的比值,再根据比值一定来解释。
第(2)问在估计时,答案可以允许有些出入。
3.做练习十三第5题。
先独立完成,再人一班交流,说明判断理由。
五、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还有哪些问题?
六、作业
1.作业本
2.口算
板书设计:
正比例图像横轴表示时间时,纵轴表示路程千米
教学反思:
在做正比例图像时需要提醒学生注意的是连线的时候应该从起点0开始,然后一直延伸出去,并不是只把描出的点连接起来。部分学生只是把个别点连起来就算了,这是教学中应该要注意的重要一点,另外考如何验证自己推算的数据是正确的,可以用算术方法和解比例的方法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