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绮贞“绽放一首时间的歌”】
刚好十个手指头可以掰完,不知不觉“花的姿态”已经酝酿了十年。还记得那是个夏天炎热又烦躁的午后,我跟死党躲在学校天台,一人一口吸着可口,一人一耳塞着耳机。还记得当耳边响起那把清新女声时我傻傻的恍惚,过了多久我才知道她叫陈绮贞,那首歌叫《躺在你的衣柜》。那时的我刚开始接触台湾独立音乐,而第一次就被陈绮贞吸引住了。我觉得时间真的可以用一首歌唱出来,后来的我是这样认为的。经历过了《华丽的冒险》,感受到了《太阳》的重生,终于迎来绽放,我看见了一朵花的姿态。如果单纯撇开新专辑《时间的歌》编曲的实验性不说,我还是觉得挺感动的。我看见陈绮贞从在海边兜售Demo1的小女生,变成一些人的女神,代表一些人的青春,成为一些人的遗憾。这何尝不是一种成长,我明白在《太阳》时就已热烈,现在的她是在绽放。
以《时间的歌》作为完结似乎被某些歌迷质疑不满,那些在论坛上嚷嚷着“这什么东西啊,太商业化你变了”的歌迷固然是有,但更多的是理解“再给我一点时间 让我重新定义时间”的拥趸。我不知道别的哈姆雷特是喜欢还是诟病这张专辑,我个人是抱着理解与感受的心态。抛开感性主义不说,单从音乐本身出发,新砖话题颇多,大多围绕“这次编曲太实验性”以及“歌词写得晦涩难懂”来讨论,那我在这也从这两个方面来谈谈好了。说到编曲,我印象较深的是《序曲:时间的歌》还有《Peace And Revolution》,吉他弦乐还有非洲鼓等各种乐器的配合现代感十足,序曲就奠定了新砖实验性的基础。初听这两首编曲配乐让我闭着眼想起了椎名林檎,当然女神与女王还是有区别,再听之下便又能听出陈绮贞的味道。始终Cheer还是那个Cheer,最本质的个人风格似乎不可能改变。关于这点《涟漪》最能体现,这也是我单曲循环最多的一首。偏向Post rock的编曲,加上不紧不慢的节奏感,有欣慰也有惊喜。而关于歌词方面,陈绮贞一直保持着她对人生的看法与幻想。“时间是荒废的心 活着时不懂怜悯”在说她对时间的感悟,无论是柏拉图也好,流浪者也好,又或者是看似哲学的普鲁斯特,这都不是难以理解的概念吧。如果听陈绮贞的歌不理解歌词这又何必再听呢?精华的核心的不能被消化自然是感受不到她对于时间的定义。
那个一头卷发,闭着眼睛慵懒地在“花的姿态”上唱着歌的陈绮贞,带着《时间的歌》来给歌迷们一个交代。她已经不留恋地往前走,期待接下来有意义的事,绽放一首时间的歌。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