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胡圣手 京二胡之父——王少卿

标签:
杂谈 |
与徐兰沅一起被梅兰芳倚为左膀右臂的王少卿也是梨园世家出身。其父王凤卿是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程(长庚)门三杰”的汪桂芬的唯一传人,其伯父王瑶卿更是被誉为“青衣宗师”,与谭鑫培并称为“梨园汤武”,被梨园界尊奉为“通天教主”,入室弟子无数,主要传人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大名旦”。梅兰芳曾说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砚秋的“程腔”,是在王瑶卿直接指导下完成的。
王少卿是前辈艺人王凤卿的儿子,艺术大师王瑶卿的侄子,幼年唱过老生,后改习文场拉胡琴。因为他努力钻研,并且得到很多名家的指点,所以在青年时代,就已成为一位才华出众的琴师。一九二三年梅兰芳组织"承华社",在排演新戏《西施》时,为了丰富音乐,决计在京胡之外,再加一把中音乐器,而由王少卿操二胡,这就是二胡用于京剧舞台上的起端。王少卿思路敏捷,擅于独立思考。他除了继承前辈传统琴艺外,并能吸取其他营养,创作新腔。梅兰芳曾说:"我每排新戏,编制新腔,少卿对我帮助最大。"半个世纪以来,学习梅派胡琴的人,大都以王少卿为典范。有不少在琴艺上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一度在梅剧团操二胡的倪秋萍,就是其中之一。一九五二年,王少卿随梅剧团来沪演出时,又在上海收了李师善、沈雁西、卢文勤、张志仁、彭安之、李荣华等人为徒。李师善曾为梅葆玖伴奏,沈雁西则在上海京剧院为梅门弟子言慧珠、童芷苓操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