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京胡圣手 京二胡之父——王少卿

(2011-05-18 17:38:35)
标签:

杂谈

  王少卿(1900~1958),京剧琴师。江苏盐城人,出身梨园世家。父亲王凤卿是汪桂芬传人,伯父王瑶卿为青衣宗师,弟王幼卿亦为京剧名旦。王少卿亦工昆曲,并爱好京韵大鼓,喜弹三弦,曾对京韵大鼓发展长过门及吸收二簧音调作出了贡献。

 王少卿[琴师] - 简介

徐兰沅一起被梅兰芳倚为左膀右臂的王少卿也是梨园世家出身。其父王凤卿是与谭鑫培孙菊仙并称“程(长庚)门三杰”的汪桂芬的唯一传人,其伯父王瑶卿更是被誉为“青衣宗师”,与谭鑫培并称为“梨园汤武”,被梨园界尊奉为“通天教主”,入室弟子无数,主要传人有梅兰芳、荀慧生、程砚秋、尚小云“四大名旦”。梅兰芳曾说自己是“按他的路子完成他未竟之功的”。程砚秋的“程腔”,是在王瑶卿直接指导下完成的。  

王少卿[琴师] - 琴技

 王少卿幼年学老生,以谭派为宗,曾与马连良一起受业于谭鑫培的嫡系弟子贾洪林。1918年跟父亲王凤卿学习胡琴(孙老元曾为王凤卿操琴,因此王凤卿的琴技,多得自老元)。王少卿的琴技灵活纤巧、飘逸潇洒,其琴技取法于孙老元梅雨田,手法细腻而刚劲。托腔则千变万化,单双弓交替使用,随腔若即若离,与锣鼓配合尤为紧凑。20世纪20年代王少卿应邀为梅兰芳伴奏,并为《西施》编制新腔,此后即与梅合作终生,和徐兰沅一起,为梅派艺术的形成和发展作出了很大贡献。[1]

王少卿[琴师] - 经历

王少卿是前辈艺人王凤卿的儿子,艺术大师王瑶卿的侄子,幼年唱过老生,后改习文场拉胡琴。因为他努力钻研,并且得到很多名家的指点,所以在青年时代,就已成为一位才华出众的琴师。一九二三年梅兰芳组织"承华社",在排演新戏《西施》时,为了丰富音乐,决计在京胡之外,再加一把中音乐器,而由王少卿操二胡,这就是二胡用于京剧舞台上的起端。王少卿思路敏捷,擅于独立思考。他除了继承前辈传统琴艺外,并能吸取其他营养,创作新腔。梅兰芳曾说:"我每排新戏,编制新腔,少卿对我帮助最大。"半个世纪以来,学习梅派胡琴的人,大都以王少卿为典范。有不少在琴艺上有所成就的人,大都出自他的门下,一度在梅剧团操二胡的倪秋萍,就是其中之一。一九五二年,王少卿随梅剧团来沪演出时,又在上海收了李师善、沈雁西、卢文勤、张志仁、彭安之、李荣华等人为徒。李师善曾为梅葆玖伴奏,沈雁西则在上海京剧院为梅门弟子言慧珠、童芷苓操琴。  

王少卿[琴师] - 徒弟

 王少卿生前对沈雁西颇为器重,沈雁西近年来不但为梅派后起之秀李炳淑、夏慧华说腔,操琴,而且还担负起培养第三代梅派琴师的任务。现在与他合作拉二胡的栗培敏(女)就是他的学生。最近沈雁西还收了杭州京剧团的陈文娟(女)、黄学进二人为徒。这几位青年琴师艺术上成长很快,现已基本掌握了梅派唱腔的风格特点,在他们不断努力和钻研下,必将会成为新一代的名琴师。  [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陈平一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