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想(六百六十九)
余畅
20172】、汉娜·阿伦特(1906—1975)《艾希曼在耶路撒冷:一份关于平庸的恶的报告》中文全译本在2017年由译林出版社出版。
平庸指的是作恶之人,还是恶本身?这是值得思考的问题。平庸之恶大体是指:1、不思考;2、无个性,听命,从众;3、非政治,不参与公共事务。
艾希曼被指控15条罪状:反犹太人民罪、反人类罪、战争罪等;艾对每条指控的回答都是:“不承认该项罪名”。而辩方也认为:按照当时纳粹法律体系,他并没有做错任何事情;他被指控的内容并非罪行,而是“国家行为”,即他是奉命行事。
阿伦特以“极度好奇的兴奋状态”和一个犹太裔思想家的担当,力图探讨纳粹的罪恶与其罪恶机器上的“小齿轮”如何运作而达到灭绝的结果,并“造成欧洲文明社会道德坍塌的全部真相”。她使用“平庸”一词表达没有个性、平淡无奇、知识空洞、内心虚无,尤其是“不思考”的状态,而正是这种“平庸”体现了“纳粹罪恶本身的无个性化性质”,极端的恶正是通过“平庸的恶”“成功翻转了人们头脑中的合法秩序,把谬误与恶意变成一个新式‘正义’的基础”,造就了一个“黑白颠倒的世界”。
阿伦特坚信,“只有善才拥有深度。善是根本性的,而恶从来不是。恶既不具备深度,也不具备魔性维度——而这正是它的恐怖之处,它可以像真菌一样散布在地球表面,把整个世界变成一片荒芜。恶来源于思维的缺失,恶泯灭了思维。这就是恶的平庸性。”
随记】、7号那天,我问笠冬:今天是不是立冬?他说:立冬是昨天。于是告诉他12天后上午要拜菩萨。
今天一查,立冬就是7号,看12天后日元,参拜亦可。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