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福州三坊七巷之文儒坊

(2011-12-10 06:49:26)
标签:

三坊七巷

文儒坊

林则徐母亲

陈承裘

张经

分类: 福建旅游

 

福州三坊七巷之文儒坊

  文儒坊长460多米,是现在三坊七巷中最长的一个。借助网络搜索,我们从福州一些博友的博文中知道了发生在文儒坊中的大量故事。我们于是知道文儒坊这个名字宋时就有了。明代抗倭名将张经、清代台湾总兵甘国宝也居住在这里。清代饮誉全国的“六子科甲”之家陈承裘故居也在坊内。陈承裘的长子就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陈宝琛。而辛亥革命黄花岗七十二烈士中的“福州十杰”均曾求学于文儒坊蒙学堂。这些烈士中,大家最熟悉的莫如林觉民,他的《与妻书》使人荡气回肠。
  这个文儒坊令人敬畏,也令人向往。我们在10月17日上午就是怀着这样的心情走进了这条闻名全国的街巷。
http://s15/middle/6f44d92fgb33225e2538e&690

http://s2/middle/6f44d92fgb332277e9611&690

  文儒坊的保护修复还没完全竣工就已经游人如织。为了拍出这种巷子深深、幽深静谧的效果,不得不等很长时间。
http://s11/middle/6f44d92fgb3322974d18a&690

http://s1/middle/6f44d92fgb3322aa3e2f0&690

  走不多远,我们就看到了林则徐母亲故居。据说这是三坊七巷里唯一由社区居民自掏腰包进行整修并免费对外开放的名人故居。2006年6月,原南街街道干部赵建明在征得有关主管
部门同意后,自筹资金5万元对其进行整修,恢复了故居的客厅和卧室原貌,开放后并亲自担任讲解员。福州市民尊重历史、尊重文化令人肃然起敬。
http://s9/middle/6f44d92fgb3322d742968&690

http://s14/middle/6f44d92fgb3322ef6bebd&690

  陈承裘故居位于文儒坊西口。陈承裘生六子皆中科甲,故有“六子科甲”的掌故。长子陈宝琛为中国末代皇帝溥仪的老师,他还是开拓福建现代教育的功臣。那天,此宅院大门紧闭,我们没能进去一探究竟。
http://s11/middle/6f44d92fgb33231ce5c3a&690

http://s6/middle/6f44d92fgb3323344e565&690

  这是张经故居,尚未清理修缮。张经(1492-1555),字廷彝,号半洲,福建候官县(今福建福州)洪塘乡人。明朝嘉靖年间,江浙沿海一带倭寇横行,时任总督大臣并挂兵部尚
书衔的张经率领江南江北七省军队积极抗倭。后来嘉靖皇帝偏听严嵩等人诬告,就在张经抗倭大胜之年将其斩首。京城的百姓为此还集体罢市三天。
http://s2/middle/6f44d92fgb3323caf7b01&690

http://s16/middle/6f44d92fgb3323d88e5ef&690

  这样尚待修缮的旧民居还有不少,几乎每一座民居都有一个显赫的历史人物,都有一段扣人心弦的动人故事。
http://s11/middle/6f44d92fgb3323ed2379a&690

  修缮的工程量看来很大,有的已经基本完工,有的还需一些时间。
http://s4/middle/6f44d92fgb33240881ba3&690

http://s8/middle/6f44d92fgb33241805f67&690

  文儒坊17号尤氏民居,建于清代,福州有名的大工商业家庭,全盛时期宅院有十三处。在文儒坊就有6座大院,有的大院大厅可摆100桌酒席,被称为尤半街。
http://s9/middle/6f44d92fgb33242ea8878&690

http://s16/middle/6f44d92fgb332442fc25f&690

  这是三坊七巷里的首家客栈——文儒坊九号。文儒坊九号客栈原为清末海军将领许倜业故居,现在已经成了接待能力300多人的客栈,客人在这里可以吃到“佛跳墙”、“
荔枝肉”、“糟鸡”等闽菜。
http://s10/middle/6f44d92fgb332474f3b39&690

http://s16/middle/6f44d92fgb33248c1f2ef&690

  这个被叫做“翰林府”的宅院,不知道是不是清乾隆年间翰林院侍读、著名诗人、书法家叶观国旧居。叶氏家族诗书传家,世代冠簪,“进士”等牌匾多至重叠悬挂,可惜后来都
毁掉了。这处刚修复的宅院,还没来得及把简介向游人公布出来。
http://s3/middle/6f44d92fgb3324c9051a2&690

http://s8/middle/6f44d92fgb3324d8afc37&690

http://s11/middle/6f44d92fgb3324e8fe4fa&690

  这块石碑立在文儒坊坊口,时间在清朝光绪年间。那时候福州就有了这种社区公约,公约约定的禁止事项
显然是为了维护社区的整体形象,并保证安全。
http://s8/middle/6f44d92fgb332510b8247&69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