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崂山山村游】之二十六 探访王哥庄崖下村苏家祠堂

(2011-10-09 06:12:00)
标签:

旅游

崂山

王哥庄崖下村

苏东坡

东坡仁里碑

分类: 崂山旅游

 

【崂山山村游】之二十六 探访王哥庄崖下村苏家祠堂

 

  前几天和朋友一起去了一次王哥庄崖下村。造访此村的想法很久了,吸引我们到这个村庄来,完全是因为一则历史故事。这个故事简单说就是:大文豪苏东坡北宋熙宁年间,从密州往芝罘上任途中游览崂山,夜晚在崖下村庄子庵住宿,为该村苏姓村民们敦亲睦邻的行为所感动,连连赞叹该村为“仁义之里”。后来苏东坡经过一段谪居生活东山再起,特地派人前往崂山,在崖下村立下“东坡仁里”石碑以志其事。这个碑文革中被毁,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再次出土,可谓历经磨难。然而最近几年人们起了争执,对这个故事的真真假假,众说纷纭,肯定和否定两方面都没有很充足的理由。就为这个故事,我们也要到崖下村来看看。
  远处一片红瓦房就是王哥庄,崖下村是王哥庄行政村的一个自然村。以前是这么介绍的,不知近年行政区划有没有变化。
http://s9/middle/6f44d92fhadc47bedd8e8&690

    退回去30年,或者再早些时候,这个地方一定很美丽。这是崂山北麓一个缓缓的坡,崖下村离山一里路,离海两里路,依山傍海就为山村的美丽奠定了基础。山在不远处,那天我们没上山;海是看不到了,村子朝海一面全是各式房子。
http://s9/middle/6f44d92fhadc480bca848&690

http://s1/middle/6f44d92fhadc4826bfe30&690

    村民们在村南面山的一侧修起一座土地庙,规模很小,静静地立在菜地边上,面朝崂山。
http://s13/middle/6f44d92fhadc487bc646c&690

http://s6/middle/6f44d92fhadc4898646c5&690

    我们向村民们打听“东坡仁里”碑。在场的几位竟然都是苏姓村民,谈起“东坡仁里”碑,津津乐道,如数家珍。这些村民热情友好,乐于跟我们这些外来游客交谈,表情透着纯朴善良。这时,一个老者愿意带我们去看看苏家祠堂。我们喜不自禁,立刻跟随老者前去。
http://s15/middle/6f44d92fhadc48e7ab55e&690

    苏家祠堂在不远的一条巷子里,看上去很简陋,近年曾经稍加修葺。
http://s1/middle/6f44d92fhadc4910089d0&690

http://s4/middle/6f44d92fhadc4ab9153e3&690

http://s16/middle/6f44d92fh77c6deeb678f&690

    这是典型的崂山民居式样,坐北朝南。里面放置一些族人们常会使用的用具。屋里的左右两根梁,老者特别指给我们看,说是很有年头了,木头质量很好,几乎没有损坏,修葺祠堂时再次用上了。
http://s7/middle/6f44d92fhadc4b77100e6&690

http://s7/middle/6f44d92fhadc4b937aee6&690

    族人们在院内立了一块功德碑,记述修葺经过,表彰出钱出力的族人。这个村的苏姓人家约有二百户,人口在六七百。
http://s5/middle/6f44d92fhadc4bb34b8d4&690

http://s6/middle/6f44d92fhadc4bce767d5&690

    从苏家祠堂院内出来,我们禁不住议论起来。刚才在大道上向人打听崖下村时,一个四十上下年纪的人还断然否定这个村有苏姓人家,“东坡仁里”碑更是没有的事。他还拿出身份证让我们看,以他本地人的身份强化对他所说的肯定。这真让人想不明白了。
http://s12/middle/6f44d92fh77c6e01e49eb&690

    走出小巷,回到路口,老人们又指点我们去看“东坡仁里”碑所在的地方。
http://s8/middle/6f44d92fhadc4c379b917&690

    村子不大,很容易找。从巷子里走出来,大约在我们摄影的这个位置,就是当年的“东坡仁里”碑。当然,如今已经无处寻踪。
http://s14/middle/6f44d92fhadc4c67dde0d&690

    这个村子的老房子依然保留当年的建筑风格。建筑材料多为就地取材,石砌的墙,风格简约,自然朴素,与天地和谐相处。
http://s3/middle/6f44d92fhadc4c95d9de2&690

http://s6/middle/6f44d92fhadc4cb357f35&690

http://s15/middle/6f44d92fhadc4ccf8608e&690

    这棵树要说一说。在“东坡仁里”碑所在的地方,有一位中年妇女告诉我们,听老人说,当年这棵大树在一座道观里,一度要枯萎了。后来道观里一位老道人圆寂葬在树下,第二年老树便发新枝,枯木逢春。村子里一个说法从那时候起世代传下来,任何时候都不能动这棵树,要好好保护。所以,即使今天大面积开发商品房,人们还是把这棵树保留下来了。我们却以为,老树没了小树的陪伴,就这样被一片商品房包围着,今后能长成什么样儿呢?
http://s8/middle/6f44d92fhadc4d2452ff7&690

http://s1/middle/6f44d92fhadc4d410a0d0&690

    家有漂亮姑娘,媒婆上门提亲就多;依山傍海的美丽地方,肯定能经常看到房地产开发商的“项目”。道理都差不多。王哥庄崖下村的山村古韵,在水泥建筑的包围下,只怕是越来越少了。
http://s11/middle/6f44d92fhadc4d727f81a&690

http://s4/middle/6f44d92fhadc4d94776d3&690

    上车以后,我们几个不约而同地后悔起来,忘记问问苏姓人家是什么时候在此建村的。如果崖下村的先祖们真是像这一带大多数先民一样,在明朝洪武、永乐年间来此立村,那么苏东坡的“东坡仁里”碑真的大可怀疑了。可是果真有苏姓村民在苏东坡那个年代就已经在这里居住了,又该怎么说呢?又一想,这是历史学者们的事,我们只是游客。游客循着故事来,只要身心愉悦就达到目的了。这样在村里走走,与老人们谈谈,到苏家祠堂看看,不是很好吗?非要弄个清清楚楚、明明白白不可,那就什么时候再去呗!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