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不做孩子的“代言人”(育儿)

(2012-05-02 15:39:44)
标签:

育儿

分类: 幼儿教育

朋友的女儿已经18个月大了,却只会叫爸爸和哥哥,其它的词语,你想叫她开口说上半点都是难上加难,无论怎么问她,引导她,她都是闭口不开。

这可急坏了朋友,一见我们,就说,这孩子怎么回事啊,都这么大了,还是不开口说话!怎么办啊?

 

于是我经常拉着小女孩和她面对面的跟她说话,想让她在与人的正面交流中学着说一些字。要是遇到她喜欢的东西,你问她,她会简单的答“嗯”来回答你,但是要想让从她的口中蹦出一两个简单的字,却是不可能的,有时甚至都不大理睬人。

 

怎么会这样呢?

后来我特别注意了一下朋友和孩子在一起的情况,终于明白孩子为什么始终不怎么开口了。

 

朋友自从生了孩子后,基本上都是自己独自带孩子的,家里的人白天都出去工作了,家里也就只剩朋友跟孩子俩人,孩子从小生活的这个环境是比较安静的(这个环境也指语言环境)。

再来,我发现,朋友给一岁多的孩子说话还跟一岁内的宝宝没什么区别。

如果孩子指水杯或是自己拿起水杯,朋友就会说:你要喝水吗?

如果孩子拉着她象卫生间走或是指卫生间,朋友就会说:你要尿尿吗?

如果孩子拉着她面向电视或指电视,朋友就会说:你要看电视吗?

如果孩子在吃的东西前发出“嗯嗯”的声音,朋友就会说:你是想吃.....吗?

......

 

孩子只要想干什么,跑来拉朋友,嘴里还发出“嗯嗯”的声音,这时朋友就会根据孩子的动向判断孩子的意图,进而询问孩子,孩子只要还是“嗯嗯嗯嗯”的发出声音,朋友就知道,孩子是想要这样做或是想要这东西了,不等孩子自己说任何的话语,朋友就已经根据孩子的动作做出了判断并满足了孩子的要求!

 

我明白了,就是这样朋友总是帮孩子“代言”的情况,久之,孩子知道了,她不需要说任何的话语,妈妈就会给她做好一切来满足她,于是,孩子就变“懒”了,就不愿意开口了!

 

朋友这种做法是出于对孩子的无微不至的爱,却无形中就在爱的名义下剥夺了孩子的语言环境与权力!

如果继续这样下去,孩子什么时候能开口说话?什么时候又需要开口说话啊?

 

我们都知道,小孩子开口说话,语言环境很重要,因为孩子一开始开口,都是在模仿,只有多给孩子创造模仿的环境和鼓励,孩子的语言才会发展的快。

我们很多人有可能也有这样的感受:当一个孩子从小生活在一个语言嘈杂的环境中时(比如一家人中有说方言,有说普通话),孩子往往会比较晚开口,那是因为孩子需要先听后模仿,然而在这样的语言环境中,孩子的听,就比较费劲,更别说模仿着开口说了!

 

对正在学说话的孩子而言,语言环境是至关重要的!

我们要多给孩子创造说的机会,坚决不做孩子的代言人!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