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洛品牌烙印】如何做大价值(上)
(2013-12-18 15:22:59)
标签:
品牌营销强势品牌易经营销河洛品牌烙印法it |
河洛品牌烙印法拆解之八
在不少好莱坞大片中,高端大气上档次的杀手不收现金、不收支票、不收黄金,只要钻石。试想也对,数百万美金的现金或者价值等同的黄金得多重啊,拿着那么一个大包也太明显了吧。而支票就更扯了,杀手办完事去的了银行吗?打斗过程中一不留神就扯坏了。所以钻石是最好的选择了,那么一小点,放在屁兜里就可以了,而且显得很酷。
但问题是为什么是钻石?而不是和田玉、不是沉香、不是天珠、不是鹤顶红?
这些也都是价值连城的稀罕物,也都完全不愁卖,大部分是按克卖的。而钻石是按分卖,500分(5克拉)=1克。因为钻石可以说是上个世纪最大的营销产物,其价值也是营销出来的。其实其他石头木头之类大部分也是营销出来,但钻石的价值感是大众的。所以钻石更有思考价值。
钻石的“价值公案“
钻石能代替货币吗?还不如比特币靠谱呢。钻石是垄断产业营销出来的品类。
而电影,就是最主要的媒介。试着想一想那些在电影里拿钻石求婚的镜头,是不是数不过来有多少部电影里有?
“钻石恒久远,一颗永流传。”这是大家耳熟能详的广告语,由钻石商人戴比尔斯而来。
再诸如:“只有4棵正宗的大红袍茶树”、“海南黄花梨木料绝迹”、“羊脂玉(和田白玉极品)产量枯竭”、“冬虫夏草越来越少”……这类稀缺性的玩意儿真真假假,让人傻傻的分不清楚。最贵的茶、最贵的木、最贵的玉、最贵的药,都有不可替代的形而上与形而上的双重价值,但相对于钻石的价值,有一项最重要的差异点:必要性。
没必要非喝大红袍,金骏眉也土豪、没必要非用黄花梨,紫檀也有品、没必要非戴羊脂玉,翡翠也可以、没必要非吃冬虫夏草,人参也很补。
但钻石不一样,钻石早早的设定好了场景,建立了道若极品牌等式:求婚=送钻戒。
钻石对于男人,虽然贵,但是能打动女人、能显露自己是土豪、还有这么好的寓意、GIA打上腰号把唯一性数字化、八心八箭的切工可以量化,为心爱的女人买这么一颗,值!
为什么是钻石不是其他?譬如拿和田玉对比。
从产量上来讲:所谓籽料的产量要远远低于钻石;
从工艺上来讲:钻石就那几个种形状,籽料则是一块一设计,显然更麻烦;
从艺术性来讲:钻石有艺术性吗?都流水线化了,而玉雕艺术性是很强的;
从实用性来讲:钻石至少能切玻璃,玉的镇定安神、趋吉避凶暂且不算,算钻石赢;
从升值空间来讲:钻石也并没有和田玉升值快。
从这五个方面来看,钻石仅仅在切玻璃的实用性上胜出,但为什么不用和田玉籽料做戒指求婚,而非要用钻石?是因为求婚和钻石都是西方的,和田玉是我大中华的吗?这只是一个小小的因素,我们经常把西方的东西拿过来中式化。有人说因为钻石的主要消费者是女人,女人的钱好赚,这是绝对的错误,钻石的使用者是女人,但消费者是男人。
更为重要的是商业模式造成的价值感不同。钻石制定了4C标准,赋予了象征爱情的美好心理价值。而和田玉则没有标准化,标准化是量化市场的信任点。
买一块和田玉籽料,需要有专业的朋友帮忙,或者自己事先掌握大量的鉴别知识,恨不得去读地质学。买钻石则不大需要,因为有业内承认的统一标准,正规渠道基本没假的。
钻石的价值世人皆知,按“河洛品牌烙印法”,必要性的差异点、标准化的信任点、精神化的价值点,再加上特定形状的识别点,齐活,钻石=爱情。
钻石是不可复制的,所有商业模式都是只可借鉴不可复制的。一路总结下来,钻石的弥天“价值公案”有什么可借鉴的启示?
1、制造稀有:
只有控制上游才算是做庄。但控制上游不仅仅需要资金,更需要资历,对于99%的企业来说简直就是扯淡。无法控制上游,就制造上游。于是乎种种独占的概念遍地开花。
上游是什么?譬如对于刚起步的淘宝,小卖家就是他的上游;对于当当,出版社就是上游;对于京东,3C厂家就是上游……控制不住上游了,品类优势就不复存在了。如果出版社不和亚马逊、京东、苏宁玩,当当就是图书的老大,完全不用顾及什么体验。
譬如,猕猴桃是我国本土水果,价格并不高。还有一种让人傻傻分不清楚的水果,叫“奇异果”,因为叫奇异果,所以贵出好几倍(当然有关税原因)。80%的人可能都分不清猕猴桃和奇异果有啥不同,到底谁是谁的祖宗?其实猕猴桃是奇异果的祖宗。那种叫“佳沛”的奇异果,是从中国移植到新西兰的,再卖回来就贵了好几倍,为什么?因为水土不一样!听起来多么荒诞可笑。但“佳沛”是为数不多的品牌化水果,去年对中国出口额1.2亿美刀。这是一个生硬的走绝对稀有化的案例,之所以拿出来说,是因为它叫“奇异果”而不是“新西兰进口猕猴桃”。仅仅是一个名字(关键词)的不同,字符数不同,会有毛线差异?有。叫“奇异果”第一反应是和猕猴桃不一样,叫“新西兰猕猴桃”,第一反应是还是猕猴桃。消费者有了自己的预先判断之后,你再解释什么原产地全是浮云。
本文上边所提到的品类全都是稀有的案例,价格全部超出了实用价值。关于制造稀有的案例暂不赘述。
2、融入生活:
光稀有还不成,还要融入生活才成。通过某个场景的触动就想起来你了。
但是我身边多很多人都干过两件事:感冒喝姜丝可乐、做可乐鸡翅。妥了,一感冒、一买鸡翅就想起来可乐了。你可能觉得这两项消费的可乐数量太有限了,没关系,因为融入生活了,可乐这两个字就成了大脑里的烙印了。再往下回想,我们刚接触红酒的时候,半数以上的人是兑雪碧喝的,喝红酒就想起了雪碧……如果你认为这只是巧合,那我就只能呵呵了。
我们的生活中有很多这种例子,我们也为客户用到过这种方法。很多人也在用,很多电商详情页里边也有这种描述,但是没有什么效果。问题是有多少人看见了?传播质量不够,不是策略的事儿。
3、量化标准:
买玉石珠宝需要很强的专业知识,淘宝C店买东西也是一样的,不然都会交大量的“学费”。这个过程本身是一种乐趣,但绝对不是全民的乐趣。要化腐朽为神奇,就必须要拥有能以量化的标准。只有量化标准,才具有全民参与的价值。
小叶紫檀也是一种专业属性很高的品类,玩的最大的莫过于陈丽华。出来一个小小的檀木匠把紫檀标准化给大众市场了,并且在香港挂牌上市。
今年十分热门的生鲜也是很难标准化的东西,除了物流之外另一大难题。
钻石除了切玻璃,还有一些罕见的工业用途,但不能像沉香一样泡水喝,也不能像海黄一样打家具用,更不能像和田玉一样雕刻成实用的笔筒或者艺术品。钻石深深的在人心里打下了一个烙印,使精神价值凌驾于理智之上,给足了消费者利益。孔子在《易·文言》中说:“利者,义之和也”,《左传》里说:“信载义而行之为利”。相互利益,是亘古不变的法则。
©道若极@始稷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