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20-2021学年第一学期工作总结

(2021-03-01 20:24:01)
标签:

教育

王艳珍   (数学)

一个人能走多远,要看他有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要看他有谁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要看他与谁相伴。在这个特殊的学期我们六年级精诚合作,真正体验到了什么叫荣辱与共、一荣俱荣,主校分校是一家、语数是个共同体!特别感谢班主任老师给我提供的正气、向上的班级环境,感动于办公室所有老师“干净、投入”的工作作风,让我不敢懈怠。在毕业班,时时发现亮点,人人传递美好!作为毕业班人,我们相互欣赏,彼此温暖,团结一心,携手共进。每天向身边的榜样学习,努力成为别人学习的榜样,让优秀成为习惯,让最美点亮大道!

在教学中,我全身投入到教育事业中,从不敢把平台的优势误以为是自己的能力。我们之所以要努力工作,不是因为这份工作没你不行,而是因为这份工作没你也行。虚心好学,博学多采,努力钻研教材,探索教学新路,敢于创新,在课堂中极富亲和力,始终坚持以学生为主体,在师生互动的教学环境中自主构建知识体系,随着年龄越来越大,感到力不从心、无能为力的时候越来越多。当你感到无能为力的时候才是自我觉醒的开始。我深知:讲授“知道自己为什么要学习”,远远比“学好习”重要!

一、抓住每一个孩子的心,上好第一节课!最伟大的课堂,是把老师、学生心中最美好的东西都唤出来,汇聚在一间小小的屋子里。第一节课,老师最大的荣耀就是吸引几十双发光的眼睛都凝聚在你的身上。第一课就是我们自带光环,从学生见我们的第一时间起就稳稳实实地走进学生的心中。走进学生心中的不仅有老师还有你所代言的学科,这一进就是一生。第一节课不仅要让学生对你自己感兴趣。还要对你的学科感兴趣。不仅要让他们对学科有兴趣。还要对学好这门学科有自信心!数学好玩数学好学。

二、抓养成习惯,上好每一节课

学数学就是学方法:记忆的方法、听讲的方法、思考的方法、做题的方法,学数学就要牢记公式,熟记概念。这才是学好数学的根本保障。所以说课堂教学是教师安身立命之本,它的质量高低是教师精神成长的直接体现。怎样把课教得有吸引力、感染力,能叩击学生心灵,触发学生思维?怎样不仅让学生学有所得,学有所能,而且让他们求知有欲罢不能之势,对数学宝库有探宝觅宝的热情与积极性?努力做到每节课都有亮点,都有耐人咀嚼、耐人寻味的东西,经得起听,不同层面学生都能受益,都有满足感和上进心;每节课都有你的信念、情操、学识在闪光。什么叫教课?教课就是全身心投入用生命在歌唱。

三、抓心理健康,无处不教育

    这个被不断充值的假期,有别于平常的主播经历和“美篇”编辑经历,特别是“美篇”编辑工作让我过得异常充实。第一次尝试网络主播的我一共录制了3节微课和一节六年级心理健康教育课。从设计教案、制作课件到录制课程,都是新鲜又特殊的体验,打开了课堂的另一种样态。一路摸索,一路尝试。反复试讲和修改,全力以赴使孩子们在屏幕的那一边感受到课堂的氛围,全力以赴使“停课不停学”达到最好的效果!直播授课,改变的只是授课形式,老师的热情和爱学生的情感没有变,把教学中的各个环节做细、做优,更好地帮助同学们成长!让每一个孩子都拥有自己的跑道,让每一位老师都成为孩子的陪跑者。

考试前夕我做考前动员:“这不仅仅是一次考试,更是一次见证!见证自己所有的付出!给父母和老师一份大礼!给自己一份荣光!证明自己最好的方式就是全力以赴不留遗憾!”为了鼓励孩子,和一些孩子来一个神奇的抱一抱,王一甲说王老师的拥抱,是世界上最强大的拥抱。竟然还有两个孩子说,中考和高考前夕,一定要来找王老师让王老师再抱一抱。最后不负众望完美收官。感谢校领导用事业的激励和人性的温暖,使每个人智慧得以最大化,真正做到发现真问题、研究真问题、解决真问题,智慧共享,共同成长,为课堂教学的高效起到了有力的保证。

培育学生自信、阳光、善良、好思!把孩子们的潜能发挥到极致,是为师之根本!罗曼·罗兰曾说:“生命被赋予了一种责任,那就是精神的成长。”让我们用精神的成长创造使命的精彩,铸就生命的辉煌。要牢记:站在课堂上,我就是数学!

不足之处:从工作成效来看,我的教学辅导还不够细,教学成绩虽然突出,但党员教师的先锋作用还不够突出,工作中还缺乏创造性的举动。大局意识不够强。要努力学习,积极参与学校的各项活动,争取更大的进步。

                                             20211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