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对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2013-11-07 15:47:20)
标签:
教育 |
家庭教育对创新思维的重要性
一、
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是教育的永恒主题,是一项社会的系统工程,其中家庭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第一,家长要营造温馨和睦的家庭氛围,这对学生创新精神的培养是十分重要的。第二,家长要解放学生的头脑,给学生提供自由思考,独立探索,解决问题的空间,鼓励学生敢想,善想,从小不依赖父母,不听任家长的摆布,鼓励学生敢说,善辩,解放学生的思维空间,扩大学生的活动天地,给学生一个真实的世界。第三,家长要提供学生创新活动的各种条件,为学生提供有利于学生创新心理的书刊、玩具、用具、材料等,甚至让学生种植植物和养殖各种小动物,设置好学生的创新活动角,给学生创造提供多种自我表现的机会,并不断获得成功的体验。
三、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兴趣和好奇心
兴趣是一种带有感情色彩的认识的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索真理的一种重要的动机,是学生学习中一种最活跃的因素。一个人当他对某一事物发生兴趣时,他就会主动,积极执着地区追求。
兴趣是创新活动的原动力和维持力,好奇心是创新活动的推动力和激发力。如何来激发学生的兴趣?首要的问题使家长要把学生作为认识的主人,充分发挥他们认识过程中的主体作用,变学生的间接需要为直接需要,形成强烈的内部动机,去激发兴趣。家长可以把抽象深奥的道理,转化为生动活泼的事实或现象。也可以把学生们带到大自然中,社会生活中去体验,让学生耳濡目染,引导他们观察社会自然中的现象,发现认识对象同别的食物的差异,找出特征的变化以及运动变化的状态,从中受到启发,产生好奇心。有了这种好奇心,才可能带着愉快高涨的情绪,克服一切困难,执着去分析,去比较,去实验,去研究,去掌握认识对象的发展规律,展现智慧和才能。
另外,家长要激发学生心灵深处的那种强烈的探究欲望,家长自己必须在某一方面有所酷爱,并努力重视去发现和探索,使之成为自己的兴趣中心。这样,才能更有效地激发学生认识的兴趣,而家长的认识兴趣也将直接影响学生的兴趣。只有兴趣高涨,学生的精神生活才会丰富,思维才会灵活多变,这就为创造思维敞开了大门。
四、激发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
创造是艺术的生命,也是个性和民族的希望。想象力是生活的牵引力,人类没有想象就不可能有进步。一切创造性思维的过程都不能没有创造想象的参与。因此,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这是开发学生智力和创造力的重要途径。一旦学生养成了想象的习惯,他们的想象就会层出不穷,非常活跃,孕育着新奇的思想。家长要鼓励学生大胆的“标新立异”和“异想天开”,特别要维护和肯定学生突破思维定势的创新性思维。并且要引导学生不断反思自己的思维障碍、疏漏和失误,领悟思维的策略,这对于发展学生的思维品质,提高想象的有效性是十分有益的。
兴趣、探究、好奇心和想象力是提高学生创新思维的推动力,也是知识和智力水平的推动力,家长要鼓励学生“想入非非”,敢当“探路石”,敢于向权威挑战,敢于开拓尚未开垦的科学的荒地,相信任何发明创造都没有“句号”。那么学生在创造中就将形成宝贵的创造意识和创新精神,促进自身不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