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从“潜伏”到“亮剑”

(2012-11-20 10:42:11)
标签:

杂谈

分类: 作品展示
周 芳
    董贤勇语速快、走路快、工作节奏快。正是这个“快性子”,让Addax加蓬公司的各项工作风生水起。作为Addax加蓬公司的总经理,董贤勇如一柄锐利宝剑,在出鞘之日,亮出了一名海外石油人的非凡气魄。
    2009年8月,Addax公司正式加入中国石化大家庭,董贤勇也从胜利油田海洋采油厂调任国勘Addax项目部。刚到项目部,他就马不停蹄到现场考察调研。炎炎烈日下,他登上海洋平台、油井井场和集输站库,默默地在心里画下一张公司经营管理的草图。
    整合之路并不平坦。面对原有的经营理念和管理风格,董贤勇一方面继续发挥外籍高管的积极作用,维持公司政策、组织结构、管理程序、汇报路线“四个不变”;另一方面跑遍每个井区和站点,掌握生产运行动态,对制约生产的问题进行专门调研,提出一系列解决方案。董贤勇告诉自己:“不管水土服不服,都要‘硬适应’。” 通过深入一线,他渐渐把准了生产发展的脉搏。通过科学筹划,他让接管后的原油产量不断攀升。
    Addax公司总经理张毅这样评价他:“董贤勇是块好钢,用到哪里都发光。”在抓生产、保稳定的同时,董贤勇还促进融合,努力成为一颗接地气的“落花生”。他喝着当地咖啡,同时为当地员工带去中国的茶叶和酒。他还常常把中国石化在五湖四海的成绩讲给当地员工听,让大家对企业信心满怀。
    2011年3月,曾经并肩作战的同事龚久和被调往刚刚成立的阿根廷项目部。临走时,龚久和握着董贤勇的手说:“老董啊,就看你一个人的了!” 董贤勇却答道:“放心吧,我不是一个人在战斗,上有公司领导支持,下有当地员工相助,完成任务那是必须的!”
    不久前,当地政府因为区块的历史遗留问题对加蓬公司施加压力。几名工会成员听说后,自发组织到首都利伯维尔找石油部长求情:“Addax公司是我们自己的公司,我们和公司在一条船上。公司没了,大家该上哪儿就业去呢?”事后,这位石油部长对董贤勇说:“虽然你法语不算流利,和员工交流却没有任何障碍,这是用真心换来的!”
    问及在加蓬三年多来最得意的一件事,董贤勇眼睛一亮:“今年元旦前夕,我在公司门口升起了一面五星红旗。周边其他公司的中国员工看到我们的国旗能在加蓬土地上高高飘扬,都感到无上光荣。”他就像是一块磐石,不动摇、不懈怠。
    董贤勇来加蓬前已是集团公司采油采气领域的领军后备人才。面对陌生而又重要的工作任务,他下定决心,一切从头学、从头干。在繁忙的工作之余,还恶补国际商贸、金融和管理等相关知识,凭着一股子韧劲击退了各种困难。
    董贤勇身边有一个特别的红豆枕头,这是妻子高远一针一线缝制出来的。临行前,妻子特别叮嘱:“你的腰椎间盘突出还没完全好,在国外自己垫着,多少能有点作用。”一个枕头,一分深情。
    盛夏某一日,妻子带着发烧的女儿到医院打点滴,孩子迷迷糊糊间仿佛看到董贤勇的身影,虚弱地呼唤:“爸爸!爸爸!”睁开眼,原来是邻床孩子的父亲。看着这一幕,妻子顿时泪流满面。
    因为工作原因,董贤勇一年最多能在家待一个月。孩子惆怅地说:“妈妈,我多羡慕其他同学一家人可以在一起啊!”妻子安慰女儿说:“爸爸担负着在海外找油的重任,只有像他这样‘走出去’,我们的国家才能强大起来。”
    今年,董贤勇的妻子第一次来到加蓬。当看到当地员工都对这位中国经理怀有敬佩之情时,妻子顿时理解了丈夫总说的那句话,“我不光代表我个人,还代表中国人的形象,我要让外国人看到,中国人的确很棒!”
    妻子说,董贤勇在加蓬最喜欢看两部电视剧,一部是《潜伏》,一部是《亮剑》。也许正因为董贤勇总是埋头苦干、淡定沉着,才能换来关键时刻的厚积薄发。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