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喜春
很多人可能会在不经意间就有了心结,有些心结难以解开,就成了心病。心病会影响工作质量,降低幸福指数。怎么办?思想政治工作来帮忙!
思想政治工作是什么?思想政治工作就是用心去开锁的营生。思想政治工作者就是那个拿着钥匙开锁的人。
常说“千人千面”。其实,千人又岂止是千面?同一个人,早上和晚上的心思还不一样呢。这就需要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胜利油田地质科学研究院低渗透室的年轻女工小刘,因为地偏家远,身边没有亲人,变得越来越自闭。借她要结婚的时机,全室上下齐上阵,帮她把婚礼操办得热热闹闹。小刘从此打开了话匣子,变得开朗、热情。
胜北社区居民李阿姨因丈夫去世过度悲伤,患上了抑郁症,病情严重时生活都不能自理。小区党员服务社的同志上门开导,日夜守护。他们发现李阿姨喜欢唱戏,就用唱戏做“敲门砖”,在“三八”节那天把她推上表演的舞台。李阿姨一发而不可收,感受到了生活带来的快乐,紧闭的心扉逐渐敞开。
小刘和李阿姨的情况毕竟是少数,操办婚礼、上台演戏等机会并不太多。胜利油田在职职工和离退休人员总数超过50万人,思想政治工作主要靠随时随地来做。
现河采油厂采油34队是一个偏远小队,全队120人管理着110口井,油井分布在50平方公里的油区,大多数职工长年倒班。如何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成为指导员思考的重点。
去年某天,指导员刘卫国和往常一样坐班车上班,他突然发现前排的一个职工不像往常那么说说笑笑,而是一个劲儿打瞌睡。刘卫国就和她攀谈起来。原来,这个职工的母亲住院,她每天都需要去陪床。回到队里,刘卫国和班子成员商量后,帮她解决了实际困难。母亲出院后,这个职工回到岗位干得特别起劲。
这事启发了刘卫国:每天上下班,坐班车要大约80分钟,这是做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的好机会!从此以后,他每次坐班车,都有意识地换座位,与队上职工随意聊天,了解他们的问题和困难。就在看似无心的、轻松的交流中,他逐渐摸清了职工的所思所想,为他们排忧解难。
在胜利油田,这样的基层小队有许许多多,他们各有各的招数。河口采油厂有4万多名职工上下班要坐班车,路上得花上一到两个小时不等。采油厂党委开设了“车厢讲坛”,利用这段时间,播放集团公司新闻和胜利油田新闻,播放形势讲座和政策解读等节目。本来枯燥的上下班时间,变成了“学习之旅”、“温馨之旅”,思想政治工作在不知不觉中完成。
孤岛采油厂孤2-4女子班班长王萍,每天到队上必做的一件事,就是看看姐妹们的“心情晴雨表”,了解一下,哪个人是“晴”,哪个人是“阴”。如果发现“阴天下雨”的,就给她做工作,一定在当天做到“阴转晴”。
由胜利油田党委副书记杨昌江主编、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的《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案例选编》汇集了200个这样的案例,集中展示了胜利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的实用策略和技巧,展示了油田思想政治工作灵活多样的形式和良好的效果。
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胜利油田总经理孙焕泉在该书序言中说:“一人一事思想政治工作,说到底是做人的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既要坚持教育人、引导人、鼓舞人、鞭策人,又要做到尊重人、理解人、关心人、帮助人。职工的思想问题千变万化、纷繁复杂,仅靠集中灌输、传统教育远远不够,还必须强化‘一人一策、一人一措’的个性化、精细化运行,做到‘一把钥匙开一把锁’。”
该书为每个案例都配一段点评,既单独成篇,又相互关联,具有很强的可读性、指导性和实践性。200个案例,总结归纳为真情关爱感动人、典型示范引导人、细致沟通理解人、特色举措影响人、扶危济困温暖人、认同价值激励人、巧用网络关心人、疏导心理抚慰人、多措并举凝聚人、铺路搭桥成就人等10个方面。这些案例带有一定的普遍意义,是解开胜利油田职工群众心结的“金钥匙”。
(该书由企业管理出版社出版)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