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山九曲百草顶,大标盘盘上青天-豹子顶-百草顶-鹰扑顶马儿石-元帅台皇建楼-大标山三标山-虎岭顶-庙石

标签:
百草顶元帅台皇建楼大标山虎岭顶旅游 |
2013年4月2日星期二,农历二月二十二,晴。
登上不高的豹子顶已是汗流浃背,累得气喘吁吁,停下休息一会也看看周围风景吧。
晓日晴空,万里无云。群山逶迤,似无缺处。青砖红瓦,星罗棋布。杏花怒放,似落白云。桃樱含苞,紫气东来。翠竹苍松,库水如流。长廊短亭,飞檐翘角。拾荒庵子,唯有鸟鸣。
北风带寒,春色已浓。
远眺逃荒崮,天门九霄,驼峰堙霞,道来僧往,乱石串空。锥子插天,文笔当空舞,大台虎生威。。。
北下豹子顶,踏上“荒山野道”。记得第一次走这里,遇一老乡,他告我其实这是一条老道,算是古道,以前山道崎岖,山下没有这么多的大道,到山那边不少人要走这里,经北草顶,也是一条近道,多年来无人走了山道也就荒废了。并叮咛我走山梁,沿老道没有死路。
走过几次已是“熟道”了,拨草弄枝,停停看看不觉来到火燎崮东百草顶南的山头崖下,仰望四五十米高的几乎垂直的峭壁,不禁笑了起来。上次走这里曾警告自己再也不要从这里走,危险性太大,可人往往是这样,有时会神差鬼使不知不觉去干一些事情。
过百草顶,爬滴水梯(自),经八仙座岔口,又登上此处山区最高“鳖石峰”(鹰扑顶),这里视野开阔,远海近山尽收眼低。放目望去,山峦叠嶂,青松吐翠,真是远山黛近山墨。月子口崂山水库就似一巨大的宝瓶镶嵌在万山中,水面能见波光粼粼。大海茫茫,烟波缥缈,山水蓝天相连簇画屏。
突然北风啸,带着寒气,转眼道旁苍松枯草竟然现雾挂,银针似的雾挂闪闪发光,由于气温高,风一吹叮叮噹擋的掉下,“霜重如雪”,丽日高照,一幅奇特的景象。
前去的道直到大标山,不少地方山道崎岖陡峭狭窄,上上下下多少有了点难处,是从百草顶到三标山顶最不好走的一段路,尤其是雨雪天。
真人洞由于进出口的方向,洞内风很大难以立足,还很冷,到真很佩服传说中的真人在这里修道,只好匆匆穿洞而过。
站在马儿石(老乡称马鞍山为马儿石)一侧数丈高的几十米宽峭壁上的山洞下仰首老乡称为的“神仙洞”到是颇有感触。神仙洞、真人洞、鹰扑顶、鳖石峰。。。
传说这洞里古时曾有神仙常座默念,能为民祈福,老乡称它“神仙洞”。洞不远马儿石旁有一山顶古庙,庙中有师徒两人,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师傅难耐寂寞,常下山借化缘而吃喝嫖赌,山庙只有小徒弟一人,后来只要师傅下山就会有一小孩来相伴徒弟玩耍,到也欢乐。一天师傅回来,徒弟说起此事。第二天晨师傅将一带有很长线的针交于徒弟,让他在小孩走时偷偷别在小孩的衣服上。师傅下山后,近午那小孩真的又来了,走时小徒弟照师傅所说而做,徒弟顺线而去在离庙不远处的崖下线不见了,此时师傅也跟来了(他其实没有下山在鹰扑顶那边看着),手上还拿着铁锨。两人轮流挖着,挖出一根千年大人参。第二天师傅下山前让徒弟将人参小火煮炖。煮后香味扑鼻,徒弟捞起人参放嘴边闻闻,随知那人参一下就滑了进去,身旁的狗过来把汤也喝了,此时师傅刚好回来,见情景大骂徒弟和狗,谁知转眼间徒弟和狗驾云成仙而去,师傅大为脑怒。虽然师傅吃喝嫖赌,但师傅对徒弟如子,在这高山清风明月风风雨雨,师徒一场,徒弟不能再伴师傅,而且他总感有愧觉得那人参应该是师傅的,自己成了仙,应该让师傅下山找一个相对好的地方修炼。成了仙的徒弟和那狗就暗中给了师傅力量,让他用一根棍子无意中肩扛小石庙如飞一样下山来到三岗山下,可怎么也走不动了,棍子一翘,小庙落地如生根在此。这里风景如画是块风水宝地,从此多了一庙,后来老乡们称此庙为“掘人庙(音)”。师傅改了毛病就在此修炼,直到仙世,香火也渐旺,现还有遗址。我想那神洞里的神仙可能就是那徒弟吧,不远处的万仙屏可能是小师傅会众仙的地方。
过了小平台(有老乡称为玩耍台)不远又踏大平台,老乡称为“元帅台”,或“吉利台”。据说一战争年代带兵的元帅驻兵于此,筑台点兵点将,抵御外敌。站在台上视野开阔,前坡光光,山下到海一览无遗,后人称“元帅台”。也有人说抗日时一“元帅”领兵退守此山顶,筑台杀敌,日本鬼子兵只要在大标山南岗露头,狙击手就会一枪命中,日寇始终未能攻上山头。元帅台下的河谷有人叫它“吉利台”。
远海青山尽收眼底,望着莽莽苍苍的吉利谷不知“皇建楼”在何处?一老乡告我传说这一片地老人又叫它“皇建楼”。不知何时代,一位皇帝从山下过,发现这里青山绿水,祥云缭绕,蜂飞鸟鸣,一块鸟语花香的好地方,就差人大兴土木建皇楼行宫,可是说来也怪,建了几次建到一半工程就会轰然倒塌,皇帝想天不让我建也,只好作罢。
正胡思乱想突然发现在吉利谷中有一身影映入眼帘,到让我吃了一惊,朗朗日光下不会有什么不好的东西吧。细看有一老乡在山沟里挖着什么,我大声吆喝起来和他打招呼。可能是山坡上几乎没有一棵树,声音传得远,那老乡在我喊第一声时就站起来对我摆摆手。不管三七二十一就顺坡半爬半走的滑了下去,我的举动可能把老乡吓了一跳,他迎面上来,指点我我如何下去,等我到他面前他似看怪物一样看我半天,其实我也打量着他。
一个五十多岁的山民,古铜色的脸庞,强壮的身体,让我感到他浑身都是力量。当他知道我要和他一起从这里下山时他好心的劝我还是返回元帅台,从三标山顺路下去。他说这野山荒沟里没有路,虽然能下去但很难。看我坚持,他只好边找山菜边往下走。走了一段,我想还是返回吧,他带着我总在关注着我的安全,耽误他找野菜了,再说也不知他什么时候下山。可我和他说了后,他笑着说还是跟着他吧,我知道他可能担心我找不到元帅台了。
真是故乡的水故乡的山啊,老乡领着我沟东沟西坡上坡下崖左崖右,似乎闭着眼睛也能下去,边走边找野菜,还要不时的照顾我,后来看我还行他就不管我了,到给我讲起不少传说来。
转眼就到了他说的“皇建楼”上边的两涧交汇处,他停了下来,看看天又看看我,对我说我他带我上大标山顶吧。我当然很高兴,可又不想再给他添麻烦,可在这深山谷里不知往哪里走,只好说如他去找野菜就去吧,如他下山就一起下山吧。
越沟涧,掉头西北上,山坡上尽是荆棘,几乎几步一折,老乡也是费了不少周折才带我登上大标山巅东南侧崖下的平台上,这里枯草中能见一条可能是从庙石村和黄泥崖村中来的道。老乡停了下来,让我在这里看看,再往上就不好走了,照点像就顺道下山,他还要去找山菜,并说顺道不要转弯就可下山。
谢谢老乡,我还是要往前走一段,在路中老乡对我提起说从这里可以翻过大标山到元帅台去三标山的主路上,就是很难走。
和老乡别后前去的山道开始不算难,翻过一个山岗一直爬道山顶南崖下,再也上不去了,只好原道返回,看看此道应是老乡采拳头菜踏出的路。
回到山岗一侧依稀听到老乡的喊声,好像在喊我下山。我爬到高处大声让他先走,过一会就会顺道下去,叫他放心。
抬头望望隔了两条沟的元帅台上山梁,我知道只要顺坡绕过大标山的南顶就能到主路上去,想想刚才走过的吉利涧,这沟应该不难走。
不去找老乡说的道,自己寻道,那里好走往那里行,只是大方向不变。弯弯曲曲,上上下下,爬坡钻树,老天爷保佑终于翻过大标山踏上去二标山、三标山的大道上,回首大标山,虽然沿途做了很多记号,还是心有余悸。
下白龙湾,去东、西台村的山涧静悄悄,微风轻拂,太阳光已经照不倒沟里,两岸山头到是阳光明媚。
急急行,鸟儿鸣,青山伴,通天幽,画里景。
半道口,不少人正在施工,将原防火道继续延伸,已到三标山的南峰下。山坡上只见大火后留下的灰土和焦枝,令人生悲,不知是什么原由,多年来总听到三标山的火灾。。。
斜阳山外了,白天已长。过了施工队还是顺涧按计划登上了庙石水库西山头,遥望大标山头和虎岭顶(老乡称掉岭顶)方向,我知道到虎岭顶最高处还有好几里的山路,要赶在六点前下山必须加快速度。
近乎一路小跑,来到虎岭顶北峰最高处,坐在崖上平台上到是直喘气。
西阳正照,光明无限。
望着山下平顶山又想起那古堡和那多才多艺的抗土匪的女英雄。趴在崖边,万丈悬崖绝壁令人目眩,眼前好似出现那些土匪(老乡称为鞑子)被山民用碎石击中而纷纷掉下崖壁的情景,是啊,方圆几十里的山头很难找到一块可以拿起的石头,就连裸石都很少。
日落山起,远海缥缈,大标晚堙,山村炊烟,鸟飞急,虎催归,再看看山水村落匆匆离去。
华阳洞依旧,一尊罗汉相迎,青竹摇曳,断崖夕阳,鞭花残屑,不知何时能再现晨钟暮鼓。。。
村前村后,道旁坡上,杏花桃花摇春色,花团锦簇斗芳菲,这里已是万紫千红春色满园,令人流连忘返。
透过车窗望着淡淡薄雾笼罩下的大标山巅,霞色彩衣如梦似幻,老乡带我上顶的情景又浮现眼前,愿老天保佑他,带给他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