鸟鸣幽谷走石门,龙舞千里洗澡盆—华楼山-华阳洞-石门山-三界石-茶花顶-雾露顶-五龙洞-洗澡盆-驼背涧

标签:
华阳洞石门山三界石雾露顶五龙洞洗澡盆旅游 |
五龙奇洞
书院石
华阳道
华阳洞口
华阳洞顶洞
东峰一线天
望长空,石门山
非蓝天,石门山
傲苍穹,石门山
鹰望石门
龙吟石门
西峰削,石门山
狗石,石门
北峰峭
三界石石门山
石门山天池
石臼石门山
远眺石门山
雾露顶
五龙洞
窗含天大
五龙花,盘龙岭
洗澡盆山洞
仙女盆
驼背山
2012年6月26日,清晨,阴。
一场小雨过后,清晨的华楼山苍翠欲滴,更加郁郁葱葱。天上飘荡着阴云,太阳躲在云后,山风阵阵,清新的空气凉爽舒适。南天门上的华楼叠石在云雾中摇晃凌空欲飞。。。
华阳书院的残垣剩墙大多被树木绿草覆盖,到显得幽雅神秘起来。书院里的几十棵杏树大部分果子已被采摘,只剩下不多的小果挂在树少。打几个杏果带在路上吃也是不错的选择。
通往石门主峰东山头的华阳道,两旁绿迷青绕,树木参天,山岩偶露峥嵘。山谷清幽,山风从谷口吹来几多凉快。道边灌木芳草上的水珠打在身上还太多的凉意。这应该是一条古道,走的人不太多,不像其它山道随处可见游客留下的垃圾,或许是夏日,满目绿色,“一尘不染”,让人“赏心悦目”。幽谷通天,清香扑鼻而来,不同的小鸟在欢歌,欢迎我的到来。几种不同的鸟一直叫着伴着我,这在深山野谷不太多见。高歌者回声嘹亮,轻脆高昂,典型的高音,让我想起女高音歌唱家郭兰英唱的歌,而中音委婉动听,让我想起歌唱家关木村的声音,低音如高山流水余音缭绕,几种鸟的声音在轻轻的松涛声的混和下真是天籁之音。
华阳洞依然张着它神秘的大口。踏上第二级洞,黑洞里似乎能看到西南顶飘过的“晕光”,想想上次钻洞的难处还是下洞爬上遇它相邻的上洞口(半仙洞)找寻能爬到华阳洞顶的小道。
总虽爬上华阳洞的上顶(?),一个洞口朝南,按位置可能就是华阳洞内最高处出现“晕光”的地方。洞门到不小,可是一踏进去,脚下泥土沙子碎石很松散,有下沉的感觉,往下看门洞下有一小洞人根本钻不过去,想想上来时差点让落石砸中,还是赶紧按原路下去。看来很长时间没有人到过,看上去牢固的岩石,一踏上去却会松动或滑下。在半仙洞下陡坡上有似人工叠成的条石阶梯,可当我踏上中级时,下石掉落,踏上顶级时,两块石头同时滑下,要不是旁边的一棵树可借力还真要出事。
不长时间前或昨夜石门山上可能下了一场小雨,道很滑,路边草木挂满了水珠,登上天落水山岗浑身已经湿透,山风吹来还感到阵阵寒意。
石门一线天,天开异境。搂抱石下的缝口,风大得人很难立足。在我的记忆里每次到这里,不管是春夏还是秋冬,这一线天口子风都是很大,有点怪。
坐在“石门”口与拇指石相对的岩石上望着坡下不远的拇指石,到也十分的感触。崂山方圆几百里被称为拇指的岩石还真不少,应该说这块岩石是最雄伟,难怪它傲视苍穹,一指擎天在夸耀它自己或石门山的美丽。
顺道翻山头去西峰。我称石门山主峰四个最高山头为四峰,东峰飞,北峰立,南峰坐,西峰削。走过很多次的山顶道,这次到遇上了不少麻烦,除了山道的崎岖不少地方很滑外,在快到山顶的一块六、七十度的陡坡处却犯了难,上了几次都滑了下来,其它又无路可上,石门山一派寂静,没有任何登山客可帮忙,其实以前走这里都没有这样,看来或是今天疲乏,或是坡太滑。。。
每次站在我称为的西峰和南峰间的了望小屋南侧下口子上,总是兴奋不已。石门很美,其精华却在这里。面前三面高峰形成独特的高山渊处,峭壁都似刀劈斧砍,古树挂壁,气象万千,深或千丈,而大小山头却怪石多异,乱石穿空,去过华山的人就会想起那闻名于天下的奇险,这里虽然没有华山那么宏大,但其景却不逊它也。深渊的中间平起一南北方向的几十米长的巨石,岩顶奇形怪状,多像形石,似海中仙岛。
顺着深凹北口望去,石门山北片山峦叠嶂,逶迤无缺处。崂山水库,似见波光粼粼。散落在山麓各处的山村灰墙红瓦琼楼玉宇。。。
说来也怪刚踏上三界石,一直不露脸的太阳突然从云中现身,阳光直照三界石使红色的石刻字乏出红光,到很刺眼。下到石门池(自)太阳又隐到云中,站在池上回首石门主峰,真是乱石峥嵘簇画屏。。。
卧驼岭下(有老乡称这片山岭为卧龙岭),正在依水库大兴土木,一年轻人告我他们正在建一座庙,午后工人们正在休息。这几年到处建庙,花费巨大,可全国有多少小学生,甚至于有中学生还在危房里上课,不少学生连书本都买不起。。。
天越来越热,从百果园通往雾露顶的九曲十八湾的山道上无论是在山凹还是在山头都没有一点风,太阳也凑热闹从云中显出,皎阳似火,闷热难当,只好放慢脚步,无论上坡还是上顶尽量穿行在树阴下,好不容易登上塔岭子的最高处,可能是茶花顶找块树阴处喝点水吃点姜。
爬上雾露顶的崖下五龙洞,一阵凉意把刚才翻山越岭的热浪扫得一干二净。山客们检来大大小小不少石块从洞壁下垫上,虽然有点摇晃但却帮了大忙,否则凭我一人的力量是无论如何也爬不进洞里的。
“五龙又来看你们了”,得意之下不禁叫了起来。黑黝黝的有三十多米深的直洞今天望不到头,走到黑处还有点“害怕”赶紧到明亮处。看看这巨大的天然山洞,不禁又感叹大自然的造化,非人工能为也。透过洞口似乎又看到传说中的五龙一家,不想多打扰,赶紧出洞。
洞的一侧陡坡崖壁上正胜开着红色的喇叭花,俏丽妖艳,花很大,奇怪的是正好五朵,不知是巧合还是瞑瞑中有神奇之力,或许这五朵花就是那五条龙变的,开在盘龙岭下,悬崖绝壁上,洞穴旁欢迎我这常客。。。
翻过盘龙岭顺道去驮背涧顶人家,不过好多年前那里就没有人住了,只留下几户人家的空房。山道久无人走,比我去年夏天来时更难走了,灌木荆棘野草常常挡道,三泉沟里更是芦苇覆盖几乎找不到道。天虽然热,但仍然瞪大眼睛,边走边敲着岩石或草木。可能是雾露顶山周围潮湿,人的活动又不多,老乡对我说这一带蛇很多,尤其是这个时节。
山里人家处静悄悄,还是十分的整洁,房前屋后没有一点垃圾和杂物,最下边的人家完好的小房关门落锁,院子里也是收拾得“一尘不染”,就是上边的人家虽然只剩断墙残苑但里里外外也很干净,没有蚊虫,难得的方外地。
不过这里和往年不一样,树上的杏子近乎采摘的一干二净,剩下的也很难够到,只好用树棍打它。。。
爬上洗澡盆上,山风吹来,阵阵快意,只可惜池中没水,不能下去洗澡,痛快痛快。
洗澡盆是一个很大的石臼坑,呈圆鼓形,彩色内壁,在崂山我看到的石臼坑(天池、洗澡盆等)里应算是大的。有人说传说这是七仙女洗澡的地方,是王母头上的碧玉钏所变。很久以前这一带山区人烟稀少,风景极佳,七峪八涧沟壑纵横,奇峰怪石,飞瀑流泉,鸟语花香,胜似仙境,仙女们常常来此,总不愿归。故叫它“仙女盆”或“玉女天池”。
有人说传说这是五龙家的洗澡盆,由小白龙用龙头开成,盆里的水是龙泉水。
当然也有老乡说,传说以前山下莲花庵的“姑姑”(老乡称庵里的道姑)经常到这里洗澡,后被不知什么地方来的和尚发现,常跟随而来,水少时就下沟挑泉水补充,时间长了两人都动了凡心,这里成了他们相会的地方。故老乡们一般称它“洗澡盆”。
远古时是天上仙女玩耍的地方,后小白龙来此与村姑成家后就成了他们的洗澡盆了。那庵里的姑姑也可能是那位仙女下凡或村姑所变。对自己的想法不禁笑了起来。
一个让我不解的是仙女盆边沿有12个等间隔的似人工所成的深有15厘米左右,直径约4、5厘米的圆孔,非常规则,就是用现在的机器也难打出。有老乡说盆边有放什么“木屐(音)?”的地方,不过有可能是用来插上木桩拉围幔的,仙女们洗澡安全吧?
老乡告我洗澡盆里的水以前是常年不干,是崂山的宝盆,他们很长时间也没有来过了,当我告诉他们现在很多时候我去时都没有水,他们还不相信,只是摇头叹息。
下洗澡盆返回山里人家,顺驼背涧下山。因下山赶车也顾不上细看两岸风光,但脑子里还是不时的浮现出干枯的“洗澡盆”。
不知是人类活动的过重还是其它原因,崂山很多地方的泉水都是雨停水干啊,“龙脉被破坏哪来的泉水?”
山道上顺手采几个野桑果吃,甘露琼液周身快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