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曲线图分析)

标签:
教育 |
分类: 学科教学 |
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曲线图分析)
第一部分
一、需求法则
指商品需求量与商品价格成反向变动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当市场价格上升时,需求量下降;而当市场价格下降时,需求量增加。
http://s11/mw690/0022hvlggy6P2RDk8hs8a&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二、需求曲线的移动
1.影响需求量变化的因素——商品本身的价格(使需求量沿着需价格求曲线上下移动)
【例1】(2009·北京)数据、图形、表格是分析经济现象和经济活动的重要工具。北京市下调公交车票价格,乘坐公交车的人次增加,能够正确反映这一变化的图形是(A)
http://s3/mw690/0022hvlggy6P2RHFL7Y72&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价格因素影响需求量(沿着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但是,当人们的收人发生变动,相关商品的价格发生变动,人们的偏好、消费风气发生变动。甚至消费的时间、地点发生变动,都会影响需求,这时需求曲线会向左或向右移动。需求增加时,需求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向左移动。(无论在什么价格水平下,需求均整体增加或减少。)
导致需求改变的因素——可导致需求曲线左右移动,包括:
·可支配收入改变(收入效应)
·个人喜好的改变
·替代品和互补品的价格转变
·人口数量和结构
·对将来的预期
·教育程度的改变
·天气或气候、地理条件的改变等——例如:雨量增多导致雨伞需求上升。
【例2】(2008·山东)政府给农民一定的家电购置补贴.会影响农民对家电的市场需求量。下列曲线图(横轴为需求量,纵轴为价格,d1为补贴前市场需求曲线,d2为补贴后市场需求曲线)能正确反映这一信息的是(C)
【解析】首先根据需求曲线最基本特征“向右下倾斜”,即可排除B、D选项,再假设商品价格不变,可支配收入改变(收入效应),则补贴后对家电的需求整体增加,则可判断曲线d2整体往右移动,所以正确答案是C。
三、需求法则与需求影响价格相反(弄清自变量和因变量)
【例3】
2011年寒假,小明就冰激凌市场做了调查,下面图示中能够正确反映冰激凌市场需求对其价格影响的是(x表示冰激凌的需求量,Y表示该冰激凌的价格)
http://s9/mw690/0022hvlggy6P2RPsTHO28&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解析】商品的需求量增加,会导致商品价格上涨,二者为正相关关系,(而需求法则体现的是价格影响需求——反相关关系)故答案为A。
按照需求法则,价格上涨,购买量下降,需求量下降;价格上涨,购买量下降,需求量上升。那么又为什么会出现“买涨不买落”的情况呢?
http://s6/mw690/0022hvlggy6P2RPvg0J05&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答案思路】认为上涨商品在未来还会有上涨空间时,则会立即购买;当消费者认为降价商品在未来还会有下降的空间时,则暂时不会购买(受消费心理对商品价格预期判断的影响)。
实际上,消费者买到的还是价格较低的商品。所以,“买涨不买跌”现象最终还是符合需求法则——价格上涨,需求量会减少。
四、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不同
需求的价格弹性系数=需求量变动率/价格变动率
(需求弹性理论):不同商品对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是不同的。价格变动对生活必需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小,对高档耐用品需求量的影响比较大。
如“需求曲线”图l、2所示,与乙商品相比较,甲商品的需求量随着该商品价格下降而增加的幅度要小得多。
图1反映的(甲商品)是生活必需品的需求曲线。
图2反映的(乙商品)是耐用消费品的需求曲线。
【例4】(2010·广东)图l、2中商品甲、乙是两种互不关联的商品。
当两商品的价格P均从P1同幅下降到P2时,对于需求量Q的变化,若有如下判断:①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同向变动
其中正确的是
A.①③
【解析】本题以图的形式考查不同类型商品价格与需求量的变动关系。抓住题中关键信息“价格……从P1同幅下降到P2”,与商品乙的需求量相比商品甲的需求量增加更少,两商品的需求量与价格呈反向变动,②符合题意;高档耐用品受价格影响大,生活必需品受价格影响小,故④正确。
【例5】(2012·福建)图中M、N曲线分别代表两类商品的价格与需求量的关系。在一般情况下,可以推断出的正确结论是
A.M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企业应扩大该商品的生产http://s1/mw690/0022hvlggy6P2RPDQFG40&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B.N商品是高档耐用品,企业应减少该商品的生产
C.当M、N商品同时提价时,政府应对M商品征收增值税
D.当N商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
【解析】由图可知,价格变动对M、N需求量的影响不同,对M商品的影响大,对N商品的影响小,由此可见,M是高档耐用品,N是生活必需品,所以A、B不选。C说法不准确。由于N商品是生活必需品,价格过高时,政府应对低收入者发放生活补贴,以减少物价上涨对他们的生活造成的不利影响,D正确。
五、需求价格弹性与企业盈利的关系
①A商品可能是生活必需品
②B商品价格上涨不会导致消费者对其需求量大幅下降
③A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A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④B商品价格上涨往往会使8商品销售者总收益增加
一般来说,人们对农产品的需求是缺乏弹性的,由需求的价格弹性与销售总收入的上升之间的关系可知,此时农民的农业收入将随着均衡价格的上升而增加。因而在需求状况不因气候不好发生变化并且对农产品需求缺乏弹性的情况下,气候不好引致的农业歉收对农民增加收入是有利的。当然,若需求状况也同时发生变化,或者需求不是缺乏弹性,那么农民将不因气候不好而得到更多的收入。由上述分析可知,对这一问题的回答应该首先对农产品的需求弹性及需求状况做出假定,而不能笼统地下判断。
六、价格变动引起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变化——需求交叉弹性http://s9/mw690/0022hvlggy6P2RPJ4IE08&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特别提示】商品价格变动与其替代品需求量的变动属于同向变动,该商品价格上升,替代品需求量增多。
商品价格变动与其互补品需求量变动属于反向变动,该商品价格上升,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需求交叉弹性
·需求交叉弹性是需求交叉价格弹性(Cross--price elasticity of demand)的简称,它表示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变动对另一种商品价格变动的反应程度。
·若以X、Y代表两种商品,Exy表示需求交叉弹性系数,Py表示Y商品的价格,△Py表示Y商品价格的变动量,Qx表示X商品原来的需求量,△Qx表示因Y商品价格的变动所引起的X商品需求量的变动量,则需求交叉弹性系数的一般表达式为:Exy=(△Qx/Qx)/(△Py/Py)=X商品需求量变化的百分比/Y商品价格变化的百分比。
·交叉弹性系数可以大于0、等于0或小于0,它表明两种商品之问分别呈替代、不相关或互补关系。
替代商品与互补商品
定义:如果两种商品的功用相同或相近,可以满足消费者的同一需要,这两种商品就互为替代品。[或者: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增加的两种商品(大学教材定义)——同方向。]
(2)互补商品
定义:如果两种商品必须组合在一起才能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这两种商品就是互补商品。(或者:一种商品价格上升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减少的两种商品——反方向)http://s14/mw690/0022hvlggy6P2RPLMPH5d&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例9】(2009·天津)汽车需求量(Q)随着汽车价格(P)、汽车购置税(T)、汽油价格(E)、居民收入(I)的变动而变动。下列曲线图中正确反映其变动关系的是
【解析】在有互补关系的商品中,一种商品的价格上升,不仅仅使该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也会使另一种商品的需求量减少;反之,一种商品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会引起另一种商品需求量随之增加。汽车和汽油是存在互补关系的商品,图C揭示了汽车需求量(Q)与汽油价格(E)的变动关系,所以选C项。A、B、D三项与题意不合。
【例l0](2011·安徽)图中的曲线反映的是某种商品在一定时期内的价价格走势。同期,该种商品的价格变动引起其需求量发生反方向变化。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②该种商品的互补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③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减少
④该种商品的替代商品需求量会有所增加
A.①③
【解析】由图可以看出,该种商品价格呈下降趋势,其需求量会增加,那么其互补商品的需求量也会增加,所以①正确、②错误;而该种商品的替代品的需求量会减少,所以③正确、④错误。
【例ll】(2010·北京)某商品的价格P变化△p会引起其相关商品的需求量x变化△x,这种变化可表现为两种关系:①△x/△p<0,②△x/△p
>0。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命题立意】本题主要考查价格变动对相关商品需求量的影响,考查学生对基础经济理论即需求交叉弹性的理解能力。难度较大。
(假如老师没有讲清楚需求交叉弹性问题,学生根本无法理解①△x/△p<0、②△x/△p >0是什么意思,那就无从下手了!)
【例12】(2010·山东)甲商品价格(P甲)与乙商品需求量(Q乙)之间存在如图所示关系。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①甲商品的需求量受乙商品价格的影响
②甲商品价格上升会使乙商品价格下降
③甲商品价值量降低时,人们对乙商品的需求增加
④人们的某一特定需要,甲乙两种商品都可以满足
A.①②
七、相关商品(替、补)价格变化引起需求的变化——需求曲线左右移动
商品价格与替代品需求量呈同向变动,商品价格上升,替代品需求量增加。替代品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商品价格与互补品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商品价格上升,互补品需求量减少。互补品需求曲线向左移动。
注意:不是沿着需求曲线上下移动。
【例l3】下面是四幅需求曲线变动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假定甲、乙两商品互为替代品,当甲商品价格上升时,反映乙商品需球曲线变动趋势的是
http://s3/mw690/0022hvlggy6P2RPTKU222&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A.图(a)
【点拨】商品价格与替代品需求量呈同向变动,商品价格上升,替代品需求量增加。商品价格与互补品需求量呈反向变动,商品价格上升,互补品需求量减少。
【解析】此题首先考查了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动。故四个选项中乙的娈动曲线都正确。由于甲、乙两商品互为替代品,当甲价格上升,甲商品的需求量减少,乙的需求量会增加。也就意味着在原来价格不变的基础上,乙商品的需求会增加,可见图像应该从左向右移动,故答案为A。
【命题立意】此题首先考查价格与需求的关系,价格与需求呈反向变动;其次考查互为替代品的价格与需求的变化;再次考查相关商品价格的变化引起需求曲线左右移动。
【例l4】如果商品X和商品Y是可相互替代的,则X的价格下降将造成
C.Y的需求曲线向右移动
这题为什么选D,那A为什么不对?(注意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与沿着需求曲线的移动的
原因。)
【解析】首先要区别需求量的变化和需求变化(需求曲线的移动):需求量的变化指的是在决定需求的其他因素不变的情况下,只是由于价格变化而引起消费者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数量的变化。在图形上表现为,点在既定而且不移动的需求曲线上移动。需求的变化,也就是需求曲线的移动,是指在决定需求量的价格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由于其他因素的变化而引起的需求数量的变化,这里的其他因素包括消费者的收入、消费者的偏好和相关商品的价格等。在图形上表现为,整条需求曲线的左右移动。
1.X商品的价格下降,意味着消费者的对X需求量会增加,此时只是X的价格发生变化了,其他因素没有变化所以不会导致X的需求(X的需求曲线)发生变化,因此A不对。
2.Y的价格没有发生变化,但是我们都知道互为替代品的X和Y,X的价格下降,需求量增加,Y的需求量就会减少,此时Y的需求量发生减少了,不是由于Y的价格变化引起的,而是由Y的价格以外的因素(替代品X的价格变动)引起的,Y的需求量会变少,于是Y的需求曲线向左移动。所以选D。
第二部分
一、供给定律/供给法则:
一般情况下,价格变动与供给量的变化呈正向变动。如右图所示,商品的供给量随着该商品价格的上涨而增加。http://s15/mw690/0022hvlggy6P2RPVE8S8e&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供给曲线表示在不同的价格水平下生产者愿意而且能够提供出售的商品数量。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含: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例l5]下列财经新闻中,可以用右图中由Q1点到Q2点运动来正确描述解释的是
A.某市统计局监测发现,受主产区干旱减产影响,超市里绿豆每公斤价格涨了2元http://s1/mw690/0022hvlggy6P2RPYmtO40&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B.某日报报道,空心菜每斤售价从2元上涨到3.5元,城市周边菜农纷纷抢种蔬菜
C.商务部表示,4月中旬以来全国生猪及猪肉价格恢复性上涨,且涨幅有扩大趋势
D.工信部报告,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钢材进出口回升,钢材价格持续上涨
【解析】此题考查了价格与市场供给的关系。图表明伴随商品价格的上涨,该商品的供给量也在增加,故答案为B。A表明供给量减少,商品价格升高,故排除。C只表明了价格的上涨,没有涉及供给,故排除。D表明的钢材是需求量与价格的关系。
【点评】价格对供给的影响,体现了价格变动对生产规模的调节作用。它也是市场通过价格杠杆调节资源配置的重要体现。
二、供给曲线的左右移动
影响供给的因素包含:相关产品的价格,生产要素的价格,生产技术,对未来价格的预期,生产者的数量等。
【例16】(2012·江苏)右图表示某商品供给量和价格的关系(横轴为供给量,纵轴为价格,S1为变动前曲线,S2为变动后曲线)。在不考虑其他因素的条件下,以下变量中会导致S1向S2方向平行移动的是
①该商品劳动生产率提高
③该商品的生产成本下降
④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减少
A.①②
【解析】本题以曲线图为背景,考查经济生活有关价格与供求关系的知识,供给曲线右移,说明在同一价格上,商品供给量增加。在其他条件不变的前提下,供给量增加,说明在单位时间内生产的该商品的数量增加,即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成本下降,可见①③项正确;供给量增加意味着生产该商品的企业可能增加了,从而导致商品价格可能下降,故②④项错误,因此本题的正确答案是B。
【考点定位】必修l:价格与供给的关系,社会劳动生产率与供给的关系等。
要点总结:生产与生活中的价格变动曲线
第三部分
一、一种商品需求量与供给量相等时的价格。此时的供求数量称为均衡数量。
如图所示:P0就是均衡价格,指的是当商品的价格为P0时,供求平衡。
当商品的价格为P1时,供过于求;(最低限价)http://s11/mw690/0022hvlggy6P2RQ35fs5a&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当商品的价格为P2时,供不应求。(最高限价)
二、需求与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1.需求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需求增加,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增加;
结论是:需求变动引起均衡价格与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2.供给变动对均衡价格的影响
供给增加,均衡价格下降,均衡数量增加;
供给减少,均衡价格上升,均衡数量减少。
结论是:供给变动引起均衡价格反方向变动,均衡数量同方向变动。
三、政府价格调控对市场均衡价格的影晌
当政府规定最低价格不能低于P1时,但商品的实际价格为P时,市场只能按P1的价格交易,就会导致供过于求;(最低限价导致过剩)
当政府规定最高价格不能高于P2时,但商品的实际价格为P时,市场只能按P2的价格交易,就会导致供不应求;(最高限价导致短缺)http://s12/mw690/0022hvlggy6P2RQ7vUn8b&690(曲线图分析)" TITLE="价格变动对经济生活的影响
结论:1.市场决定价格,市场起基础性作用;2.政府不能过分干预价格,政府的价格调控必须遵循市场规律,否则就会导致过剩或者短缺。
【例17】(2012·宿迁模拟)右图反映的是一定时期某种商品供求量(Q轴)随价格(P轴)变化的情况。其中,曲线D为需求曲线,曲线S为供给曲线,两曲线交点为E,E点对应的价格与数量分别是P0和Q0。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②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③当P
0时,该商品处于买方市场
④当Q=Q0时,该商品价格保持稳定
A.①②
【解析】由图中可看出,当商品价格处于P0时,该商品供求平衡。当P>P0时,该商品处于供给大于需求,因此属于买方市场。故选A。④不符合图的内容,图表达的是价格对需求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