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则教育孩子品德的实例
(2013-03-09 04:55:59)
标签:
教育情感文化育儿 |
分类: 宝贝 |
(一)妈妈不是朋友
当儿子五六岁的时候,如果生气了,会气鼓鼓的对我说:妈妈我不跟你做朋友了。我听了心里可高兴了:孩子把我当作朋友,是对我们的亲子关系的肯定。女儿五岁的时候,也曾经气鼓鼓的说,她不要跟我做朋友了。我也是笑嘻嘻的用对儿子的那些话来跟她说的:妈妈永远是你的朋友啊。妈妈可希望和你做朋友了。。。。。
当我看了录像
Growing kids God’s Way
,知道了这是不对的。当孩子小的时候,父母是他的引路人,是权威,孩子要绝对的听从父母。当孩子大了以后(比如说高中以后),父母是他的朋友,要靠好的关系来带领孩子。教育长大的孩子要靠关系不是用权威。
现在儿子已经青春期了,靠压绝对压不住了。儿子从小放羊,一直以来他自己的主意特大。原来根源在此!幸好我们及时地学到了,也改变了对他们的教养原则。亲子关系也一点点地好转。感谢神。
后来,当五岁的女儿再一次气鼓鼓的说不要和我做朋友的时候,我就用学到的来回应她了:妈妈本来就不是你的朋友,妈妈是你的妈妈,你要听从妈妈。她没当一回事。后来,我又同样的纠正了她一次。
从那以后,女儿就没有第三次了。她知道“要服从权威要听从妈妈”.
我想,如果我早知道"教养孩子,小时候要靠权威,大了才靠关系带领”,孩子对我们服从性会好很多. 周围也有对孩子听话的爸爸或妈妈,
在听了我的分享后点头称是.所以,我后来就买了全套的从小小孩开始到学龄儿童到青少年的书,读了一遍又一遍, 收获真的很大。
(二)爱的接触点
刚回到教会,就学习到了这个爱的语言.课后在点心时间我就给两孩子做了题目.结果大出我们俩的意外,老大选的全部是quality
time,老二选的全部是礼物!我们早就知道两孩子的特点不一样,也尝试着给他们不一样的教养,没有想到他们的选项这么偏.
怪不得,老大的LEGO故事里,只要我陪着就好.在妹妹出生以后,他的失落那么多.在学校也不停的有麻烦.
怪不得,妹妹回国以后,他的行为表现突然就变了很多很多,让所有的老师都很惊奇.原来是我们陪的多了,他心里踏实了,有安全感了,就正常起来了.
怪不得,有一次下班,我们给老二带过小礼物.这个surprise,
她特别高兴.后来,老二一见到我们就要surprise. 原来礼物是她的爱的语言.
在以后的日子里,我们尽量把我们的输出语言跟他们的接受的语言一致.爱的输出和输入管道一致了,对孩子的教养才起作用.在恩典之下的管教作用才好.
我常常给朋友推荐这套书或录像.这里是部分录像的连接:第三课:爱的接触点
http://www.tudou.com/playlist/p/l6068543i31190806.html
(三)谁先错?
我家里老大老二常常有争执, 当我们出面的时候, 总是听到两人在相互推责任: 他先弄我的...
不,是她先错的........我们这个法官的角色做得很累很累.
后来,录像里听到老牧师说: 即使别人错的是99%, 你只错1%, 你也需要为你的1%负责,
你需要纠正你的错误....这招极有用.
后来,当孩子又有争执的时候, 我只要对孩子们说: 圣经里面说: 为何你看到你弟兄眼里的刺, 却看不见自己眼中的栋梁呢?
我们不要看别人的错.不管哥哥/妹妹错的有多大, 你自己有没有错? 有错? 那就改正它.别人的错由别人自己去纠正.
后来我们就不在做法官啦. 因为不管谁先错,都有错.别人做错不是你跟着做错的理由!
后来,
我还想到以前老是责怪哥哥没有作好榜样, 害得妹妹学坏样. 老大因此会多承受一些额外的责任. 我觉得这样对老大不公平:
学坏样是妹妹自己的责任, 是她自己要选择学坏样不学好样. 跟哥哥没有关系. 当然哥哥要是带个好头,
那是哥哥的好. 当我把这个想法讲出来以后, 哥哥一脸轻松, 他的额外的负担得到了释放, 后来, 妹妹也不大说,
都是哥哥的怀样子不好....因为选择学坏样是妹妹自己的事.
这个谁先错,
用于夫妻之间或亲子之间的问题, 也同样很有成效. 谁先错不是最主要的问题, 问题是你自己有没有错? 我要求孩子们不看别人看自己.
反正, 在我家里提倡看自己的错以后, 相互之间的争执少了很多, 因为大家知道都是凡人都有错, 看到自己的错,改正自己的错,
别揪着别人的错不放, 对大家都好,自己也有进步.
(四)告密的出发点
昨天 ,
我看到了子女坛作弊的帖子 , 问了 9 年级的儿子 , 他说那个男孩做错 , 他也不会做那个女孩 . 我说 ,
最好就是悄悄跟男孩说一下 , 以后 , 人会很感激你 : 多一个朋友比多一个敌人好 .
有时候不需要很大的代价就可以纠正错误,为什么不做呢?
我想到了我学过的
< 教养孩子品德 >. 在回到教会学到这个功课以前 , 我们会有意无意的利用兄妹间的竞争 , 他们会互相到我们这里来告密
. 我们认为此事无关紧要 . 后来知道这是不对的 . 因为我们说话做事是要人得益处 , 不是仅仅让自己得益处 . 这样才是讨神喜悦的
.
< 教养孩子品德
>教导我们 说 , 如果告诉大人是想帮助被告的人的话 , 可以 ; 如果仅仅是想让有权柄的处罚对方从而自己得益处的 , 就不好了
. 所以 , 牧师说 , 父母要小心,有时候,表面上是对的,背后的动机可能不好.父母在接到孩子的告密以后 , 要分析孩子告密的目的.
从小就要培养孩子的同理心 , 不可以幸灾乐祸 .
所以 , 如果哥哥做错了
, 妹妹来告密的时候 , 我会直接问她 : 你是想帮助哥哥还是想看到哥哥被惩罚 ? 哥哥的错误是哥哥的错误 , 我会另外处理 ,
但是我也要修正妹妹的告密的出发点 . 反过来也一样 . 因为 指出对方的错误是为了帮助对方成长 . 爸爸妈妈和孩子们都需要成长 ,
但是却不需要幸灾乐祸的告密 .
国内有个电视连续剧
< 家有儿女 >. 里面有一集就是说的告密 . 最小的孩子做了爸爸妈妈眼中的小侦探 , 跟踪哥哥姐姐 .
后来爸爸妈妈认识到这样不好 , 对三个孩子的成长都不好就及时纠正了 .
我曾经被一个同事恶意告状
, 怪不得他家里的亲子关系紧张 . 孩子大藤毕业了赚了大钱又如何 ? 他自己对人 mean, 他的孩子从大学开始跟他们就没有啥关系了
, 也算有样学样 . 从他这里我看到父母的榜样的重要 , 做人比做事重要 .
(五)沙发时间(couch time)
这个沙发时间,我是第一次听说.就是夫妇下班回家,先在沙发上亲热五分钟,然后再做其它的比如做饭做菜洗衣收拾房间.而且,还要让孩子看到这份亲密.夫妻carpool的,也要在家里有沙发时间.上下班在一起的时间不算(我们一起上下班,所以对这句话印象特别深),回家后还是要有沙发时间..
沙发时间对夫妻关系有帮助.只有亲密的夫妻关系,才能让孩子有安全感,有利于孩子的各个方面的发展.
这是我周五在<教养孩子品德>里学到的.组长最后说,大家回家去实习沙发时间,看看沙发时间对你家庭的影响.每想到第二天就看到它的功效了.
第二天周六,老二跑到我们房间.见我们肩并肩的,就哇了一声.他就说,刚好可以做家庭作业.就抱着我啃了起来.
女儿马上就跑走了.几秒钟后,她拿来了那个红红的爱心(我的<非常岁月>里有记载,是我在他出院的时候我买给他的,女儿喜欢一直她独霸着的)扔给我,说我可以拥有它,还把她的最爱的一个新娘娃娃送给我,那可是她的宝贝,平时连摸都不让我摸的.还一边唱一边跳,都是她自己现编的歌舞.
因为从来就没有看到她如此的兴奋过,我们很震惊:这个沙发亲密时间有这么神奇?
而且,我们本来就很恩爱,一直没有觉得我们的婚姻有问题!后来发生的一系列的事,证实了原来我们自己还真的有问题,只是我们一直很忙,没有时间去过问我们自己内心的真实思想,出了大问题都不知道.
因着信仰,我自己在慢慢的改变,婚姻中的两个人都在改变,孩子们也就慢慢的改变了.所以,去教会就成为我家里的一个习惯.家庭的各种关系越来越和谐,问题也慢慢解决了.
我自己的体会,婚姻家庭关系没有理顺,对孩子的教养很难有效,因为孩子没有安全感.新的婚姻关系从沙发时间开始!家里还没有沙发时间的,马上开始.当着孩子的面多抱抱多啃啃.
0(^_^)0 功效在啃之外.
(二)爱的接触点
(三)谁先错?
不,是她先错的........我们这个法官的角色做得很累很累.
(四)告密的出发点
(五)沙发时间(couch time)
前一篇:对话女儿——找个什么样的终身伴侣
后一篇:实例教育-家长、社会和小的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