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历七月三十,地藏节

标签:
文化时尚休闲 |
分类: 其它 |
遍地星光遍地香
农历七月三十是一个宗教节日,名为“地藏节”。

地藏是在释迦既灭以后,弥勒佛未生以前,世间众生赖以救苦的一尊菩萨,地藏王曾经发誓:他要在普渡众生以后始愿成佛,因此常常现身于人、天、地狱之中,救助苦难。有的佛书上说地藏王就是阎罗王的化身,是以慈祥面目出现的阴司主宰。
在过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庙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特别是南京的清凉山相传为地藏菩萨修炼之所,从月初起烧香膜拜者就络绎不绝,到二十五日以后尤为兴旺,清凉山上下游人很多,到处设有茶棚。茶棚的布置,各种各样,一直到月底过了,方才停止香火,叫做“盖山门”。

地藏菩萨在九华山,又称“莲花佛国”,住七十五年,至唐开元廿六年七月卅日涅盘,世寿九十九。圆寂后,肉身坐于缸内,三年后开缸,颜面如生。后人为建肉身宝殿,又名肉身塔。咸丰七年,与化城寺同遭火灾,但肉身无损。同治时重修之肉身宝殿,金碧辉煌,十分雄伟,终年灯光长明,象征菩萨威德光明,恒照幽冥世界,救拔众生无明暗闭之苦。因当年的地藏比丘,就是地藏菩萨的化身,所以九华山,成为地藏菩萨的应化道场,亦是中国四大名山之一。

每年农历七月三十,四方信徒、香客云集九华朝山进香、拜塔、朝拜见天台。
很多人手上拿着一大把燃烧的香火一支支地在往地上插,有些插在绿化丛中,有些插在人行道的石头缝里,有老年人,中年人,也有小孩。
地藏节习俗
一、坐夜
是日,各地的善男信女们,都要到庙宇、寺院烧香礼拜。一些年纪大的老人,特别是中老年妇女,会自带凳椅虔诚地到寺庙佛堂念经、听僧道讲经或听曲艺师唱《香山》鼓词等,通宵达旦,祈求全家平安,谓之坐夜。
二、插柚球
七月三十日夜,瑞安民间有插柚球的习俗,插柚球也称插柚香、插香球。七、八月,正值柚子成熟时节,家家户户都要选择最大最圆的碧绿香柚,用一条约一米左右的小竹竿,将一端削尖插入柚子的顶端正中,将其翻个身,柚子朝上,然后在柚子上插香。插香也有讲究,有一圈一圈地插,大园套小园,称“由小到大”;有似蚊香一样螺旋式地插,称“步步高升”;有随便地插,见缝插针,称“满天星斗”;也有插成文字的,如平安吉庆;还有插成其他图案的。待全部插好,最后一起将香点燃。有的还在柚子上端,正中插上一支小蜡烛,这样香球便算做成了。有的将香球插在房前或道坦。而更多的是由孩子们拿着找玩伴们比赛,看谁做得最好、最美,看谁摆弄得最巧妙。

当夜幕降临时,街头巷尾、道坦、晒场,到处星光闪烁,呈现一片金色的海洋。有的地方还要举行柚球活动仪式,由“孩子头”召集,本地方的小孩在庙宇前、广场上,每人高举柚球,唱着童谣绕场一周,全场“星光”闪闪、烛影摇红,若转动起来,更是金光万道,甚是壮观。全地方的男女老少都爱过来观看。仪式结束后,孩子们会把香球背回去,插在家门口。也有的干脆将其倒过来悬挂在屋檐下,微风一吹,香球摆动,金光熠熠、香雾腾腾,又是一番好风景。次日,将柚子切开剥皮食肉,全家亦可分享时令水果。也有的认为借此可以消灾得福、避凶趋吉。
三、插地香
该日夜里,家家户户把香点着,分插于房前屋后,墙脚阶下,篱边路边、园边、水缸边,到处插得星光灿烂、香气弥漫。老年妇女还持香向地藏王菩萨祷告,保佑地方平安、户户吉祥、合家康泰。有趣的是,天真的孩子们,次日一大早,大家都去拔香梗,看谁拔得多,运气最好。这还是孩子们的一件大乐事呢!

四、忌泼脏水
在这一天,民间自早至晚忌用洗过的脏水泼在地上。俗语污水倒地,是对地藏王菩萨的不尊不敬,会惹地藏王生气的。他如一生气便会发生地动山摇,人们不得安宁。
五、放水灯
人们在各种漂浮物上插上香烛,在岸上燃烧纸钱,元宝,一边将书灯稳稳地放入水中,水灯在水中自由漂流。这水灯寄托着对逝者的缅怀和思念,承载着放灯者的心愿和祈求。所以,水灯已成为人们祈福、避邪、消灾、祛病的吉祥物,人们希望水灯、香、烛能照亮地狱,使地藏王菩萨能令众生父母脱离地狱苦海。当人们看到水灯渐渐漂去,人群也就慢慢散去,散去的人们带着一脸开心和满脑子的愉悦回家去。除放水灯外,民间还用许多其他的方式纪念地藏王菩萨,他们点亮蜡烛,燃起线香,插在路边、道旁、乡村篱笆旁边,照亮道路、小道。在富阳农村这种活动称为“狗屎香”。据说谁的香能插在狗屎上,他的心愿就一定能实现,并能避邪、消灾、祛病,得到幸福的眷顾。

《瑞安市志》也有记载:“七月晦日(七月廿九日或三十日)俗谓此日是地藏王生日,燃香插于地上,称‘插地香’或悬挂‘香球’(插香烛于柚上)。各寺、观在地藏王神前点香烛礼拜,僧道诵经。老年妇女坐夜达旦,祈求全家平安。”它中肯地概括,瑞安民间在农历七月晦日地藏王节的主要习俗活动。



地藏节习俗
一、坐夜
二、插柚球

三、插地香

四、忌泼脏水
五、放水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