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爸爸和妈妈
话说女儿看见妈妈的蓝色条纹毛巾袜子,非常喜欢.于是就跟妈妈讲:"你的娃子好漂亮啊."妈妈说:"谢谢女儿."女儿接着说:"蓝色是我的最爱,你知道吗?""妈妈知道."妈妈说.女儿看妈妈没上道,就直接说了:"你可以给我吗?"妈妈接着忽悠:"这双袜子太大了,妈妈给你留着,等你长大了穿,好吗?"女儿吃惊的看着妈妈,然后一字一句地说:"你就不能给我买双小的吗?"
这不是高潮,高潮是第二天女儿跟爸爸说:"爸爸,你知道吗,妈妈有时候很笨!"
爸爸才知道原委,然后就跟她讲:"不能说妈妈笨!第一,你妈听着回生气,第二你要站在妈妈的角度去想这个问题,为什么."女儿白了她爹一眼走开了.
2 奖励与撒谎
女儿4岁时,时不常的拿一些字母拼写的作业回来.(就是老师跟她一起做的).于是我们就给她设立了一个奖励机制:只要在学校拿回来的这些课堂作业由老师表扬做得好的,我们在奖励一朵花花.花花积累起来可以换她喜欢的东西,也可以换成钱用来给她的学校会社会公益捐款用.小家伙开始很用心.后来就没有了,干脆不带任何课堂作业回家了.
我问她,她就开始"编"故事了:"老师忘了.""老师没给""没有小朋友做"....
我就开始纳闷儿了:究竟是怎么回事.以大人的观点来看,她开始撒谎了.回家的路上就跟她讲,不能撒谎等的大道理,小人回了一句:"我没撒谎."
看来,不人赃俱获,是不会承认的了.没择,问老师吧.老师说:是没做,因为她的注意力不集中,如果小家伙想做,很快就会做完.
这给我摆了一道坎了.接着教育,不对;不接着说,也不对;只好跟宝宝说:好孩子,你有什么是要跟妈妈讲,你还小,好多事情妈妈也许可以帮到你.但是你们老师说你注意力不集中,你能不能改一下,好好跟老师做作业啊?
女儿高兴的说"好啊!"
又过了一段时间,老话重提.女儿这次回答说,我们不做拼写了,写字母.拿纸来,我给你写.10分钟不到,26个字母出现在白纸上.这回轮到我吃惊了.
又过了一个星期,小家伙从学校带了一本书会来说要读给我们听.5分钟不到,小家伙把带回家的那本书完整地读出来了!!!
毫无疑问的奖励--花花多多的!更绝的是她拿着花花以后,做出了决定:换钱!给妈妈买双新袜子,给爸爸买条新裤子,给自己买一瓶泡泡糖,最后把身下的钱捐给救世军!
总结:其实,小孩子思想里面没有撒谎的概念.但有些事情他们不知道怎么样来完整地描述,所以说出来的话,大人听起来就的牛头不对马嘴.任何事情只要搞清楚了真相,你也就能理解小朋友为什么那样说了.只不过,这个过程是需要时间和精力的.如果说小孩子为了要逃避惩罚,那么第一次惩罚是为什么呢?如果没有惩罚的概念,小孩子哪里又会去想逃避什么呢?我觉得还是大人的问题.
判逆和从错误中学习
去超市买菜,她看见活蹦乱跳的螃蟹要买.(我家女儿不怕事,什么动物都会伸手去抓.蚯蚓,蜘蛛,蛇,
我都见她抓过)当时就想,趁此机会给她上一课吧. 我就告诉她说:"别去抓,它会夹你的."不听,小手已经伸出去了.
为了给自己保面子,只好给她妥协说:"在外面别玩,我们买几只回家你再玩?" 同意了.
回家以后,
小家伙抱着袋子就往厨房串. 我跟她再次重申:螃蟹要夹你,别玩!你知道结果的, 小手直接就伸了过去....
一只螃蟹、两只螃蟹夹住伸过去的小手。我在旁边忍住笑,看着她。她甩不掉,螃蟹越夹越紧。我看着她脸色在变,但是没哭。知道她被夹痛了,就问她,要不要帮忙把螃蟹取下来?答案是肯定的。接下来就是教育了。
小家伙被上了一课以后,自然好多事情都会收敛一些。有时候再逆反的时候给她提醒一下螃蟹的故事,就会好很多了。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