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2011-11-09 02:25:42)
标签:

美食

分类: 美食

    进入雨季,正是野生蘑菇生长旺盛的季节,连绵起伏浓密的松树林,合适的气候和海拔高度为蘑菇的生产提供了得天独厚的自然生长环境,无论是名贵的松露,松茸还是老百姓餐桌上的美味佳肴鸡油菌,牛肝菌,在那童话般的树林里,你都能寻觅到它们的身影。这也为生活在这儿的人们,增添了另一个乐趣——进山捡蘑菇去。

 

    一说到捡蘑菇可能有人就会想:“你真够馋的,这蘑菇你能随便吃吗?一不小心中毒了,够你一辈子受的,搞不好还能闹出人命了。再说了,这都是国家森林,能让你随便进进出出捡东西吗?”

 

   要进山捡蘑菇,你还真要先去进修学习一下,要认真学习一下关于蘑菇方面的知识,这个小命可就掌握在自己手中的,你可不能马虎。最基本的学习方法是看书查阅相关的资料,另外每年本地的蘑菇协会都会举一个蘑菇讲座,大概会在十月份,在那里会向大家讲解基本的蘑菇知识,为大家展示很多种好吃,可吃和有毒的当地蘑菇,你可以从哪儿得到更多的感性知识。最好的方法就是找一个懂行的人带你一起去,有一些地方,有收费的蘑菇导游,他们能带你进山去捡蘑菇,也简单给你介绍一些相关的知识,这些你可以自己从网上查阅到相关的信息。

 

    如果不是在私人领地上,在大多数的国家森林里,你是可以去捡蘑菇的,但是数量和品种是有规定的,对于一些名贵品种松露和松茸有更加严格的管制。你可别认为在大森林里,别人看不见,真还有倒霉蛋就被逮住过,当然罚款是少不了的。

 

  野生蘑菇甚多,因其味道特别鲜美,颇受消费者喜爱,但误食野生毒蘑菇而酿成悲剧的事故也时有发生。如何识别毒蘑菇呢?

 

    首先要按照有关的彩色蘑菇图册,逐一辨认采摘的食用菌或毒蘑菇。

    在此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个方面来判断:

  一看生长地带。可食用的无毒蘑菇多生长在清洁的草地或松树、栎树上,有毒蘑菇往往生长在阴暗、潮湿的肮脏地带。

  二看颜色。毒蘑颜色鲜艳呈金黄、粉红、白、黑、绿。无毒蘑菇多为咖啡、淡紫或灰红色。有毒蘑菇菌面颜色鲜艳,有红、绿、墨黑、青紫等颜色,特别是紫色的往往有剧毒,采摘后易变色。

  三看形状。无毒蘑菇的菌盖较平,伞面平滑,菌面上无轮,下部无菌托,有毒的菌盖中央呈凸状,形状怪异,菌面厚实板硬,菌秆上有菌轮,菌托秆细长或粗长,易折断。毒蘑菇一般比较粘滑,菌盖上常粘些杂物或生长一些像补丁状的斑块。菌柄上常有菌环,无毒蘑菇很少有菌环。

  四看分泌物。将采摘的新鲜野蘑菇撕断菌秆,无毒的分泌物清亮如水(个别为白色),菌面撕断不变色;有毒的分泌物稠浓,呈赤褐色,撕断后在空气中易变色。

  五闻气味。毒蘑菇有土豆或萝卜味或其它的怪异味道,如辛辣、酸涩、恶腥等味。无毒蘑菇为苦杏或水果味亦或是有特殊香味。

  六是测试。在采摘野蘑菇时,可用葱在蘑菇盖上擦一下,如果葱变成青褐色,证明有毒,反之不变色则无毒。

  七是煮试。在煮野蘑菇时,放几根灯芯草、些许大蒜或大米同煮,蘑菇煮熟,灯芯草变成青绿色或紫绿色则有毒,变黄者无毒;大蒜或大米变色有毒,没变色仍保持本色则无毒。

  八是化学鉴别。取采集或买回的可疑蘑菇,将其汁液取出,用纸浸湿后,立即在上面加一滴稀盐酸或白醋,若纸变成红色或蓝色的则有毒。

 

    以下是几款可食用的野生菇:黄色羊肚菌(Yello Morel)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黑色羊肚菌 (Black Morel)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鸡冠菌 (Chicken Woods)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鸡油菌 (Goden Chanterelle)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刺猬菇  (Hedgehog)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榛蘑  (Honey-Mushroom)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喇叭菌  (Horn of Plenty)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牛肝菌 (King-Bolete)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蠔菇 (Osyster)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鸡腿菇  (Shaggy-Mane)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误食毒蘑后切不可掉以轻心。除可用温盐水灌肠导泻排毒外,对中毒后不呕吐的人,还要饮大量稀盐水或用手指按咽喉引起呕吐,用1%的盐水或浓茶水反复洗胃,以免肌体继续吸收毒素。有条件时静脉滴入5%葡萄糖盐水,服用甘草绿豆汤(甘草30g、绿豆10g)排毒。总之,怀疑自己食用了毒蘑菇后,不要等待自行排毒,要在第一时间内就近到医院,在医生的指导下排出毒物,接受医生的专业救治。

 

蘑菇的营养价值

  野生食用蘑菇是大自然赐给人类的美味佳肴,它营养丰富、味道鲜美、肉质细嫩,自古以来就被人们视为食用佳品。现代研究证明,食用蘑菇含高蛋白、低脂肪、多营养,对保持人体健康和提高人体免疫力都很有帮助。

 

毒蘑菇简介

  蘑菇寄生于枯树上或朽根中,种类很多,蕈体与柄通常呈白色,老时为淡黄色,部分为咖啡色,肉质柔软肥嫩,鲜美可口。每当春末初夏和深秋,山野里生出各种蘑菇时,常有误食毒蘑菇而中毒的现象,有的误食者还因此丧命。目前我国已鉴定的蕈类中可食用的蘑菇近300种,有毒蘑菇100余种,其中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安全的约10 余种。最常见的毒蘑菇有褐鳞环柄菇、肉褐麟环柄菇、白毒伞、鳞柄白毒伞、毒伞、秋生盔孢伞、绿帽蕈、毒蝇蕈、马鞍蕈、鹿花菌、包脚黑褶伞、毒粉褶菌、残托斑毒伞等。鉴别有毒的蘑菇是有一定困难的。毒蘑菇外形特点是大多颜色鲜艳,伞盖和菌柄上有斑点、疵点,菌柄折断后流浆、发粘,伞盖肉质呈薄片形。但也有些毒蕈无上述特点,如白毒伞,颜色并不鲜艳,须仔细鉴别。目前对于有毒蘑菇的鉴别,尚无可靠的简易办法。因此,为预防毒蕈中毒,最根本的办法是不要采摘自己不认识的蘑菇食用。

 

食用毒蘑菇中毒的临床表现

  毒蘑菇中毒最快10分钟发病,最慢潜伏24小时。中毒的临床表现复杂多样,一般分为四种类型:胃肠炎型、神经精神型、溶血型、脏器损害型。(1)胃肠炎型:中毒发病较快,潜伏期一般为半小时至6小时,最短在进食毒蘑菇10分钟后即可发病,及时治疗恢复较快,病死率低。表现为恶心、呕吐、腹胀、腹泻,水样便带血、失水及休克昏迷、发热、呕血、便血等。(2)神经精神型:幻视、幻听、谵语、狂躁、抽搐、精神错乱、昏迷等。(3)溶血型:中毒较为严重,如不及时治疗,死亡率极高。贫血、黄疸、紫斑等,呕吐、便血。(4)脏器损害型:病情凶险,中毒潜伏期一般为10~24小时,最短可为7~8小时。初期表现为胃肠炎症状,继而出现肝肾心脑等脏器损害,最后可因肝、肾功能衰竭而导致死亡。


鸡油菌的采摘--清洗--吹干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牛肝菌的采摘--清洗--吹干
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野生蘑菇的鉴别与食用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