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天:龙地美玉-十三陵-长城-茶博士-涮羊肉
八点出发,去十三陵的定陵,然后去了龙地美玉的玉器工场外加博物馆,午餐后去了居庸关长城。当完好汉,回北京领略北京涮羊肉。适逢周末北京不限车号,真正的体会到了什么叫“首堵”。我们住在东三环的位置上,到达龙地美玉馆时已快正午了,导游改了计划,先参观购物然后去十三陵,再回来午餐,再去长城。
在龙地美玉馆依然捂紧荷包,倒是看见了许多新鲜的东西。大龙船,回音壁等等。我们团里依然有人购置了很多的东西,依然是大家都笑了。所以导游在车上调侃大家说我们“上车睡觉、下车尿尿、到了景点、也不知道。”
到了十三陵的定陵,由于要下到陵墓以内,鬼使神差的豆豆作揖似的摔了一跤。算是给先人先道歉了。小手摔破了,去买创可贴,结果人家给了两个,北京(中国)人的素质提高了!(赞一个!)
长城是古代中国在不同时期为抵御塞北游牧部落联盟侵袭而修筑的规模浩大的军事工程的统称。长城东西绵延上万华里,因此又称作万里长城。现存的长城遗迹主要为始建于14世纪的明长城,西起嘉峪关,东至辽东虎山,全长8851.8公里,平均高6至7米、宽4至5米。长城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伟大的奇迹,是中国悠久历史的见证。它与天安门,兵马俑一起被世人视为中国的象征。
居庸关形势险要,自古为兵家必争之地。它有南北两个关口,南名"南口",北称"居庸关"。现存的关城是明太祖朱元璋派遣大将军徐达督建的。为北京西北的门户。居庸关两旁,山势雄奇,中间有长达18公里的溪谷,俗称"关沟"。这里清流萦绕,翠峰重叠,花木郁茂,山鸟争鸣。绮丽的风景,有"居庸叠翠
"之称,被列为"燕京八景"之一。
明十三陵是中国明朝皇帝的墓葬群,坐落在北京西北郊昌平区境内的燕山山麓的天寿山。这里自永乐七年(1409)五月始作长陵,到明朝最后一帝崇祯葬入思陵止,其间230多年,先后修建了十三座皇帝陵墓、七座妃子墓、一座太监墓。共埋葬了十三位皇帝、二十三位皇后、二位太子、三十余名妃嫔、一位太监。
定陵是万历皇帝朱翊钧和他的两皇后的陵墓。建于1584到1590年,占地面积18万平方米。明楼檐下石榜刻有“定陵”二字,四角及台阶都用巨石拼砌而成。明楼内石碑上刻有“大明”和“神宗显皇帝之陵”。明楼的正后部是陵墓的主体——地宫。地面建筑(11张) 定陵地宫是目前十三陵中唯一被开发的地下宫殿,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第一座有计划发掘的帝王陵墓。地宫共出土各类文物3000多件,其中有四件国宝:金冠、凤冠、夜明珠和明三彩。 定陵的地宫全部用石砌成,多为青石,面积为1195平方米。内无梁架,为石拱券,相当高大。地宫中有7座4吨重的汉白玉石门,设计巧妙,开闭灵活。地宫中又分为正殿、配殿、前殿,和地上建筑完全一样。中殿原状陈列着祭器,那里三个汉白玉石座,座前各有一套黄色琉璃五供和一个青花大瓷缸,缸中原来盛满长明灯灯油,供点长明灯用。后殿的棺床上停放着朱诩钧和两个皇后的棺木,棺旁放着装满陪葬品的26个红漆木箱。
在长城上,
豆豆一直坚持着爬到第二个烽火台. 然后下来的时候,实
在是困极了, 丢下一句:"我不当好汉了!"就立马沉睡过去.
从长城下来,我们去了“茶博士”“喝茶”。到了茶博士才知道:不是所有的茶叶都是长在灌木上的,也有长在参天大树上的;喝功夫茶男女握杯的手势是有讲究的;茶入口后的嘴型、声音和最后品茶方式也不能是一饮而尽的;云南的普洱茶7版虽然价格不菲(XXX元
X
7片/每包),但是留着发票和最后一片茶,三年以后可以重新免费换7片的。当然,最重要的事,普洱茶可以炒到比黄金还要贵的价格。我没有动心,确切地说是动不起心。品完茶直接去外面看看还有什么稀奇没有去了。听说有一个团没有买茶,售茶小姐哭着求他们。最后是不是笑了,不得而知。反正我们团是人人都笑了。晚上去吃涮羊肉,这个可就非常一般了,还没有我们在多伦多有些餐馆的巴适。吃完以后,每桌上都剩了很多的肉,素菜倒是一点没剩。回到酒店也快9点了,洗洗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