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揭开禅定冥想、瑜伽静坐Dyana神秘的面纱

(2011-04-06 02:23:30)
标签:

禅定

瑜伽冥想

静坐

心意控制

健康

分类: 瑜伽灵修

第三类. 希望获得解脱,融入梵光的冥想

这类修行者冥想的目的是:达到解脱Mukti。冥想的对象是:绝对真理非人格的展示——梵光Brahmajyoti。有些冥想者,将点燃的蜡烛放置一固定地方,或悬挂一幅有着光晕的图画,人们盘坐于前,双眼目不转睛地(甚至不眨)注视这个光点,进行持续很长时间这样的冥想锻炼,这种冥想称之为凝视Drshti。他们认为可以和绝对真理光芒万丈的梵光进行连接。这样的冥想方式,在例如:印度有一派叫做皇道瑜伽Raj Yoga(又称为Brahma Kumari)的瑜伽派别中可以看到。Brahma Kumari他们崇拜半神人希瓦Siva,认为希瓦是最高的绝对真理(神)。

 

有些冥想者,在安排好适当的坐姿之后,两眼微闭,开始长时间地观想内在的光明,或者绝对真理的遍全展示:无所不在的万丈光芒——梵光Brahmajyoti。这样的冥想者觉悟到自己是永恒的梵Brahman,和绝对真理本性上是一样的,因为自己的本性受到了物质假象Maya的迷惑,才得到这样的物质躯体,生生世世地遍尝物质痛苦。因此他们认为生命觉悟最终的目标是:与绝对真理合一、或融入非人格的梵光。这类灵修者被称为假象宗人士Mayavadi(或非人格主义者),在哲学上被称为“一元论”。在中国的道教修行者也经常提到类似的说法:天人合一。

 

更糟糕的是,他们还认为绝对真理——梵Brahman,并没有具体的形象,在这个物质世界的无数化身和扩展的形象是受到了物质虚幻能量Maya的影响,才展示为各种形象和活动的,其实一切展示都是虚幻与假象Maya。这样的思想是对绝对真理——至尊性格神首最大的亵渎和冒犯。如果神、绝对真理是万物的控制者和维系者,是无所不能的话,那么为什么神会被物质虚幻能量所污染呢?这是否就意味着物质虚幻能量比神还要强大? 实际上,我们作为微小的灵性个体受到物质的污染和束缚,不能因为我们和绝对真理在本质上相同,就判断绝对真理也会被物质虚幻能量Maya所污染,这原本就是物质化的逻辑推敲罢了,却被用在灵性觉悟上。

 

在印度到处可以见的深受这种思想毒害,进行瑜伽冥想的瑜伽师,他们就属于假象宗人士Mayavedi,他们追随希瓦神Siva大约在1200多年前的化身——商羯罗Sankaracarya的思想。商羯罗作为希瓦神Siva的化身是承担着在这个虚伪纷争的卡利年代复兴这门“与至尊性格神首连接的瑜伽科学”的使命而来的,就像佛陀2500多年前显现所肩负使命一样。由于这些修行者追随商羯罗Sankaracarya,因此现,今很多这些人都崇拜希瓦神,并认为希瓦神是最高的绝对真理。

 

(关于这位在藏传佛教、印度教及瑜伽很多流派都被崇拜的这位伟大半神人——希瓦Siva,我们将会在后面“至尊性格神首的超然显现与化身”章节中详细介绍)

 

就算抱着这样思想的灵修者不做灵性上的冒犯,只是觉悟到绝对真理永恒Sat的特性——那遍布灵性天空的梵光Brahmajyoti,而忽略了作为绝对真理也也是一个个体,从事各种活动而展现的知识Cit和极乐Ananda的特性。这样的觉悟也是不完整的。

 

警告:

前往印度朝圣,灵性探索旅行,应该特别小心两种灵修者或瑜伽师,避免被他们种种装模做样的行为所误导。

 

第一种,自称是神的灵修者

这类一元论的修行者、瑜伽师,由于认为自己和绝对真理是一样的,因此他们认为自己就是神。这样的人看似像专注苦行的圣人,可能拥有一些超能力,或从事一些物质公益道德活动吸引大众。他们就会上演声称自己是神的化身,或者自己就是神把戏。往往很多愚蠢没有智慧的人会盲目追随,供养他们金钱。

 

第二种,从事非法感官享乐活动的灵修者

在印度,但凡进入弃绝阶层——托钵僧Sanyasi的灵修者、瑜伽师,他们就开始过着弃绝的生活,完全专注于灵修和对绝对真理的冥想服务中。这样的圣人受到所有人的尊敬,在家的居士们会供养他们。然而,往往有些人看中了弃绝者在人们心中有神圣的地位,还能不劳而获地得到他人供养的金钱。因此这些人纷纷进入弃绝阶层,穿上橘黄色的托钵僧的衣服。然而,这类人实际的行为却是,四处演讲成为职业的经典朗读者赚取金钱;或建立修院获得居士们布施的大量钱财,并且可以迅速获得社会地位及名誉;还有,他们背地里却偷偷地干着非法的感官享乐的勾当,与女人私通乱性等,因为这些人由于不是真正圣人——能够控制感官和心意的人Goswami,以此无法完全禁止性生活,真正保持贞守、纯洁的灵性弃绝生活。

 

在经典里这类人被奎师那Krishna严厉地批评指出:

 

“节制住活动的感官,心意却不离感官对象,这实在是自欺欺人。这种人被称为伪善者。”

——《博伽梵歌》(3.6)

 

这些人装模做样地冥想、弃绝,其实心里装满了感官享乐,他们往往能够搬弄出来一些枯燥的哲学吓唬那些精于世故的跟随者而已,圣帕布帕德说这些人是最大的骗子。而那些“精明”的追随者们实际上本身也是怀有物质动机地寻找这些“廉价的灵性导师”得到一些所谓的赐福的。例如:

 

在印度瑜伽圣地瑞诗凯施Rishikesh,某一间比较出名的瑜伽修院,这间修院甚至在中国也是被瑜伽爱好者所熟知的。每天傍晚修院的主人,一位进入弃绝阶层的托钵僧会带领众多学生在恒河边举行“恒河女神纪念灯仪Gamga Arti”,由此来吸引很多国外来的游客和瑜伽习练者的关注。然而,这位所谓的“托钵僧”却常常跟随一位漂亮女士四处活动,表面上看这位女士是他的学生或者追随者;实为他的女朋友罢了。在瑜伽灵性传统中,一位进入弃绝阶层的托钵僧、灵性导师,是严格禁止与女性单独接触的,更不用说带着四处活动与之亲密接触。

 

在五百年前圣采坦尼亚.摩诃帕布Sri Caitanya Mahaprabhu,他的一位托钵僧的门徒仅仅在举行巨大瑜伽唱颂活动中,充满色欲地看了一眼人群中的一位漂亮的女士,就被摩诃帕布Mahaprabhu赶出了托钵僧的队伍、取消了弃绝者的资格。我们就很难想象,人们为什么会热衷于跟随一位与女性有不良联谊的“圣人”呢?

 

 

第四类. 觉悟绝对真理永恒与全知的冥想

 

    “旨在解脱的超然主义者,摈弃一切外在的感官对象,将眼神集中于两眉之间,呼吸停滞于鼻内,并这样控制住心意、感官和智性。从而远离欲望、恐惧和嗔怒。长处此境之人必以解脱无疑。”

——《博伽梵歌》(5.27-28)

 

这类冥想者,就是我们之前所介绍过的阿施唐嘎.瑜伽师Astanga Yogi(八部瑜伽师、神定瑜伽师)。他们通过严格的八个瑜伽程序:持戒Yama、奉行Niyama、体位法Asana、呼吸控制Pranayama、收摄感官Pratyahara、 心意集中Dharana、冥想Dyana、三摩地Samadhi,将生命之气逐渐提升,最后将心意集中于两眉之间,观想至尊性格神首遍存万有的超灵Paramatma形象,以达到长时间的专注——三摩地Samadhi。最后在死亡的时候,控制生命之气从头顶的冲出这个物质躯体,返回永恒的灵性世界去。

 

这样的严格程序化的瑜伽冥想,经典中要求必须是在一个僻静之地独自隐居修行:

 

“要修习瑜伽,需选择一处幽静之地,地上铺上库撒kusa圣草,再铺上鹿皮和软布。坐垫须在圣地,不高不低。瑜伽师坐于其上,稳若磐石,修炼瑜伽,控制心意、感官及活动,并将心意专注于一点,如此而纯化内心。”

——《博伽梵歌》(6.11-12)

 

“身体、颈、头竖成一条直线,两眼凝视鼻尖。然后,使心意免于焦虑,柔和驯化,摈除恐惧,完全摆脱性生活,在内心观想我,以我为生命的终极目标”

——《博伽梵歌》(6.13-14)

 

对现代社会的人们来说,是不容易做到的。我们每天忙于工作奔波,心意总是被各种各样的俗事所打扰,让我们远离城市,进行如此复杂的冥想程序,是不可能做到;就连5000年前那位伟大的国王兼瑜伽师阿诸拿,在听完奎师那所讲述的八部瑜伽体系Astanga Yoga(神定瑜伽Dyana Yoga)之后,也发出如此的感叹:

“阿诸拿说:奎师那啊!你所概述的八部瑜伽体系,对我来说,似乎不切实际,无法忍受,因为心意总是不安不稳。”

——《博伽梵歌》(6.33)

 

对我们绝大多数人来说,如果进行如此枯燥的冥想程序,最直接的结果是,很多人脊背挺直、双腿盘坐、闭上双眼,但是但是如果只是冥想着“空无”、或“光”……我们很容易进入睡眠状态,无法达至冥想的目的。这样的冥想程序在这个年代是不推荐的,在印度只有极少数严格的瑜伽师深居喜马拉雅山内,这样独自修行。

 

未完 (待续)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