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国自己发射的遥感卫星的特点和应用领域(连载)

(2016-03-15 11:44:14)
标签:

杂谈


2015-10-25 张漪琦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1
什么是遥感卫星

  通常,遥感卫星可在轨道上运行数年。卫星轨道可根据需要来确定。遥感卫星能在规定的时间内覆盖整个地球或指定的任何区域,当沿地球同步轨道运行时,它能连续地对地球表面某指定地域进行遥感。
  所有的遥感卫星都需要有遥感卫星地面站,从遥感集市平台获得的卫星数据可监测到农业、林业、海洋、国土、环保、气象等情况,遥感卫星主要有气象卫星、陆地卫星和海洋卫星三种类型。
我国发射的遥感卫星特点
  20年来,我国陆续发射了气象卫星、海洋卫星、资源卫星和环境减灾卫星,在各行业业务运行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这里我们介绍资源卫星、气象卫星和高分卫星。本篇介绍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
第一篇
1
什么是资源卫星?
  资源卫星是专门用于探测和研究地球资源的卫星,可分陆地资源卫星和海洋资源卫星,一般都采用太阳同步轨道。
中国自行发射的资源卫星系列
一、资源一号卫星

  资源一号卫星于1999年升空,它是中国第一代传输型地球资源卫星,星上三种遥感相机可昼夜观测地球,利用高码速率数传系统将获取的数据传输回地球地面接收站,经加工、处理成各种所需的图片,供各类用户使用。

二、资源二号卫星

  中国资源二号卫星是传输型遥感卫星,主要用于国土资源勘查、环境监测与保护、城市规划、农作物估产、防灾减灾和空间科学试验等领域。中国曾于2000年9月1日和2002年l0月27日分别发射这个型号的01星和02星。这两颗卫星至今仍在轨正常运行,已发回了大量数据。2004年11月6日上午,中国自行研制的“中国资源二号”03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送入太空。03星的总体性能和技术水平与前两颗相比,有了改进和提高。今后一段时间内,太空将呈现“中国资源二号三星高照”的态势。

三、资源三号卫星

  是中国首颗民用高分辨率光学传输型立体测图卫星,卫星集测绘和资源调查功能于一体。资源三号上搭载的前、后、正视相机可以获取同一地区三个不同观测角度立体像对,能够提供丰富的三维几何信息,填补了中国立体测图这一领域的空白,具有里程碑意义。通过立体观测,可以测制1∶5万比例尺地形图,为国土资源、农业、林业等领域提供服务。该卫星于2012 年1月9 日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由“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升空。

3
资源卫星的应用
  1999年10月,中国和巴西联合研制的CBERS-1发射成功,星上装有5谱段CCD相机、4谱段红外多光谱扫描仪、2谱段宽视场成像仪等。卫星已经成功运行2年,获取了23万多景遥感数据,广泛应用于农业、林业、水利、矿产、能源、测绘、环保等部门,填补了我国卫星资源遥感领域的空白,创造了我国卫星研制史上的多项第一。
  根据CBERS-1数据质量及应用潜力评价分析和11个示范应用项目成果,CBERS-1主要应用领域为:
1)土地资源调查,如深圳市土地利用;
2)农作物估产,如新疆阿克苏地区棉花种植面积调查,已建成新疆棉花面积遥感监测系统;
3)森林资源调查,如西藏林芝地区,已能满足森林资源检测对土地类型、面积和森林蓄积精度要求;
4)荒漠化调查,如在我国西部地区的额新疆、青海、甘肃、内蒙等6个示范区,颗检测荒漠化程度;
5)矿产和地下水资源调查,如塔里木盆地北边缘矿产和地下水资源,预测了4处金、铜矿产的成矿有利靶区,找到了5条铜矿化带。初步查明了塔里木河流域浅层地下水;
6)城市扩展研究,如对长株潭城市群地区城市扩展和交通变化的调查,并预测扩展趋势;
7)环境调查,如滇池、巢湖、太湖的水质和北京市地区大气质量监测;
8)生态环境,以东北地区区域环境调查为例,建立了环境地物波谱数据库及环境动态监测系统;
9)海岸带资源调查,如广西北海山口红树林分布,上海崇明岛滩涂土地利用及岸线变迁的调查;
10)可持续发展综合指标研究,如黄河三角洲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中,资源与生态环境系统中的绝大多数指标都可以提取;
11)灾害调查,如西藏易贡地区滑坡监测、评估;宁夏汝箕沟煤层自然调查。
  说了这么多“虚无缥缈”的应用,咱们来说点儿实在的吧!
  “九三大阅兵那一天,你也许光顾着在家里的电视机前享受360度无四角的镜头,缺未必知道“资源三号”卫星在这背后默默做出的贡献……
资源三号
应用举例
不一样的视角
陆地观测卫星空中看阅兵
图为资源三号卫星天安门阅兵日融合影像
 9月3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0周年大阅兵在天安门广场举行。资源卫星中心针对此次盛事,综合调度在轨卫星,9月1日至3日连续三天持续观测首都北京天安门附近区域,共计安排5次高分辨率卫星成像。在阅兵当日,高分二号卫星、资源三号卫星及实践九号卫星实现三星联合、密集观测,捕捉到了阅兵现场精彩瞬间。
  为了保证卫星准确拍摄天安门及周边区域,提高数据处理效率,及时制作合格的光学产品,资源卫星中心运行服务人员从卫星观测计划制定、复核、优化到系统运行保障、光学产品图像制作,提前进行了周密部署,并拟定了应急预案,为圆满完成既定任务奠定了基础。
  资料均整理自“百度百科”与“中国资源卫星应用中心”官方网站。敬请期待下期“气象卫星”简介。
ID:Tan-Geographic Studio
谭老师地理工作室
专业的互联网 地理在线云教育微课堂学习互动交流分享平台
产品消息 | 交流 | 分享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