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的区别

(2014-09-05 11:01:04)
标签:

杂谈

冲积扇 河漫滩平原 三角洲都是流水沉积作用形成的,他们的区别在于

1、河流发生沉积作用主要场所不同:

三角洲——河流汇入其它相对静止的水体处,如河流入海、入湖以及支流入主流处

冲积扇——河床纵剖面坡度由陡变缓处,一般来说河流中、下游地势较平坦,沉积作用明显;

河漫滩平原——河流的凸岸,由单向环流侵蚀凹岸,其产生的碎屑在凸岸沉积。

2、形成的动力机制差异。

河漫滩平原——河流在迁移弯曲的过程中,所携带的碎屑物在凸岸一侧沉积下来。开始仅仅形成浅滩,随着河流不断侧向迁移,浅滩也不断增长,最后形成宽阔的边滩。边滩沉积是单向环流侧向加积的产物,当洪水期来到时,水位增高,边滩被没于水下,洪水中的细粒物质(粉砂、亚粘土等)就会叠积在边滩沉积物之上,形成河漫滩。

冲积扇——山口沉积。来自山区的河流,在流出山口时,由于坡降明显减小,水流无地形约束而散开,河流的搬运能力显著降低,所携带的大量碎屑物便堆积在山口开阔的平地上。沉积物堆积成半圆锥形或扇状地貌,称为冲积锥或冲积扇。山口沉积是在水位突然退落,动力变小过程中沉积的。

三角洲——河口沉积。河流入海、入湖的地方叫河口,它是河流重要的沉积场所。当河流进入河口时,水域骤然变宽,再加上海水或湖水对河流的阻挡作用,流速减小,机械搬运物便大量沉积下来。所形成的沉积体形态,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故称为三角洲。

3、剖面构造不同。

形成的动力机制差异。

河漫滩平原——河漫滩具有二元结构,即底部为边滩沉积,顶部为河漫滩沉积。

边滩沉积物成分复杂,常含有植物碎片。粒度变化范围大,规模较大河流的边滩沉积,都是以砂为主,有少量的砾石和粉砂;较小河流的边滩沉积,粒度可粗至砾石级。边滩沉积中的层理以大型板状交错层理为主。当洪水期来到时,水位增高,边滩被没于水下,洪水中的细粒物质(粉砂、亚粘土等)就会叠积在边滩沉积物之上,形成河漫滩。并一般具有水平薄层层理。

冲积扇——沉积物堆积成半圆锥形或扇状地貌,在锥顶的沉积物粒度粗,以砾石、砂为主,向边缘逐渐变细。

三角洲——沉积体形态从平面上看像三角形,故称为三角洲。三角洲内部从纵剖面上看常具有三层构造,即顶积层、前积层和底积层。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