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气的组成、垂直分布和热力状况

(2013-05-28 11:05:49)
标签:

杂谈


 [考纲要求]

(1)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大气的组成大气垂直分层及各层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大气的热状况: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大气的保温效应;全球的热量平衡。

 [知识讲解]

一、大气的组成和垂直分层

1、地球外部的四大圈层:大气圈、水圈、岩石圈、生物圈。

大气圈的作用:保护作用;使水循环;雕塑地表形态;对生物界和人类影响更为深刻。

2、大气的组成:

                  氮:含量最多(78%)是生物体的基本成分。

        干洁      氧:含量第二(21%)是人类和一切生物维持生命活动必需的物质。

        空气      二氧化碳:光合作用的重要原料,对地面有保温作用。

组成             臭氧:大量吸收紫外线,使生物免遭伤害,少量紫外线有杀菌作用。

         水汽

                     成云致雨的必要条件——雨后的空气是清新的。

固体杂质

   地球变暖的原因:①人类活动燃烧煤、石油等矿物燃料,排放大量的CO2,使大气中的CO2增加;②植被的破坏,光合作用吸收的CO2减少。

3、垂直分层  

①依据:温度、密度和大气运动状况在垂直方向上的差异。

②各层的特点及原因:

层次

特  

原  

对流层

①气温随高度增加而递减,每上升100米降低0.6℃。

②对流动动显著(低纬17~18、中纬10~12、高纬8~9千米)。

③天气现象复杂多变。

热量绝大部分来自地面,上冷下热,差异大,对流强,

水汽杂质多、对流运动显著。

平流层

起初气温变化小,30千米以上气温迅速上升。

大气以水平运动为主。

大气平稳天气晴朗有利高空飞行。

臭氧吸收紫外线。

上热下冷。

水汽杂质少、水平运动。

高层

大气

存在若干电离层,能反射无线电波,对无线电通信有重要作用。[自下而上分三层:中间层、暖层(电离层)、逃逸层]

太阳紫外线和宇宙射线作用

大气温度随高度变化曲线:

逆温现象:对流层由于热量主要直接来自地面辐射,所以海拔越高,气温越低。一般情况下,海拔每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6°C。有时候出现下列情况:①海拔上升,气温升高;②海拔上升1000米,气温下降幅度小于6°C。这就是逆温现象。逆温现象往往出现在近地面气温较低的时候,如冬季的早晨。逆温现象使空气对流运动减弱,大气中的污染物不易扩散,大气环境较差。

例1、比较同纬度青藏高原与长江中下游平原上空海拔均为5000米的A、B两点气温TA、TB的大小。(TA>TB)(地面是大气的直接热源。)

二、大气的热力状况

1、大气的热力作用   

(1)大气对太阳辐射的削弱作用:反射作用最强,吸收作用最弱

吸收:有选择性。臭氧吸收紫外线,水汽、二氧化碳吸收波长较长的红外线,大气直接吸收太阳辐射很少

反射:无选择性,云的反射作用最为显著。卫星云图上白色越浓,云层越厚,反射太阳光最多。地面性质与反射:新雪最强。

散射:有选择性。蓝、紫色光最容易被散射,所以晴朗天空呈现蔚蓝色。天空呈灰白色是因为太阳光被较多尘埃和雾粒散射的缘故。

削弱作用与太阳高度:太阳高度大的地区太阳辐射经过大气路程短,削弱得少。

   (2)大气的保温效应

温度高低与波长长短关系:温度高,辐射最强部分波长短。太阳辐射波长小于地面辐射和大气辐射。地面吸收太阳辐射而增温。

大气把地面辐射的绝大部分吸收(长波辐射,水汽和二氧化碳吸收)。

大气以逆辐射的形式把能量返还地面,补偿地面损失的热量。

实例:1、多云的夜晚,气温变化小。(大气逆辐射强)

       2、在晚秋或寒冬,霜冻多出现在晴朗的夜晚。(大气逆辐射弱)

   3、人造烟幕能起到防御霜冻的作用。(增强大气逆辐射)

       4、月球的昼夜温差很大。(没有大气逆辐射,没有保温作用)

(3)全球的热量平衡

多年平均来看,地球(地面和大气)热量收支平衡,因此全球气温稳定。

    人类活动使热量收支失去平衡,可能导致全球气候变暖。

全球气候变暖影响及人类减缓地球变暖的措施:①冰川融化(特别是南极大陆),海平面上升;②海拔较低的岛国,将被淹。南太平洋岛国图瓦卢是地球上第一个因全球气候变暖而受影响的国家。

[能力训练]

对流层中的上升气流会使飞行中的飞机颠簸。导致对流层气流上升的原因是:上居实际气温低于理论气温(按垂直递减率计算的气温)。图3表示四种对流层气温分布状况,分析下图回答1—2题。

1.①图表示的气温降低速率在(   

    A.3000米以下低于垂直递减率     B.3000~6000米高于垂直递减率

C.6000米以下等于垂直递减率     D.6000米以下均低于垂直递减率

2.飞机可以在5000米高度平稳飞行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读图,回答3—4题。

3.下列各时段中,气温变化幅度最大的是 (   

A.1880—1900 B.1920—1940 C.1958—1978 D.1978—1998

4.全球气候变暖会导致 (   

A.大气中二氧化碳浓度增加

B.全球平均海平面升高,山地永久积雪的下界上升

C.全球平均降水量持续增加

D.南极地区降水量增加,大陆冰川面积扩大

读大气垂直分层示意图,回答5~7题。

5.图中正确表示大气层气温垂直变化的曲线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6.对短波通信具有重要意义的电离层位于(   (    

A.Ⅰ层顶部  B.Ⅱ层底部  C.Ⅱ层中部  D.Ⅲ层

7.2003年10月我国发射的“神州5号”飞船运行轨道所在的大气层(    

A.气温在-50℃到20℃之间  B.气温随高度增加平稳下降

C.最低气温约为-80℃      D.最高气温约为40℃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