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学生为什么不愿向老师反映矛盾

(2011-10-03 19:47:35)
标签:

少儿

哥们义气

体罚学生

班主任工作

反映

教育

分类: 教育教学

学生为什么不愿向老师反映矛盾

 

在小学的低年级,班里如果发生同学吵架打架事件,班主任是能够及时了解到的。不是受委屈的一方,就是旁观的好事者,不待上课,早已跑向办公室找老师告状,一路上大呼小叫,热闹非凡。等到了小学高年级,往后及至中学,学生间闹矛盾,发生纠纷,老师便很难在第一时间了解了,尽管班主任工作细致入微,明察秋毫,班内也安插明岗暗探,却还是疏漏不断,许多学生的地下活动不为师知,尤其是学生之间的矛盾和冲突。

那么学生闹矛盾为什么不愿向老师反映呢?

随着年龄的增长,许多学生认为,向老师告状是很没有面子的做法。作为受委屈受欺负的一方,向老师告状,会让其他同学看做懦弱没骨气;而旁观者或班干部向老师反映情况,更会背上汉奸特务的骂名。强烈的自尊心导致学生不愿向老师反映矛盾。

学生矛盾的多样性是新时期教育的一个特点。小时候,我们同学之间的矛盾往往是言语不合、座位拥挤、玩耍过激引发的。而现在学生间的冲突和矛盾远没有那么简单,好多引起矛盾的诱因,本身就是违纪的不可告人的行为。如学生早恋中的争风吃醋,拉帮结派中的哥们义气,借钱还钱中的挥霍消费等。由此引发的学生冲突,即使自己吃了大亏,也不愿老师知道,以免勾起更多的事端。

另外,老师的处理力度有限,不能满足一些学生的解决目标,也是学生不愿向老师反映的一个原因。学生也知道现在的老师既不敢体罚学生,也不敢辱骂学生。向老师告状,让老师解决,只能是说服教育不了了之。不如自己解决直截了当,更能解气,更容易得到自己满意的结果。

总之,到了中学后,孩子们的成人意识非常强烈,宁可自己找朋友亲戚帮忙解决同学间的冲突,也不愿告知老师和家长。这样的结果往往是扩大事态,极有可能引发持械群殴的恶性事件,后果不堪设想。所以我们作老师的,在加强学生日常教育的同时,一定要走近学生,多与学生交流谈心,洞察学生的心理动态,及时化解小矛盾,并积极寻求班干部的暗中帮助,掌控全局,关注“重点”学生。只有这样,才能防患于未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