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稻城亚丁

10.21清晨7:00早餐,一碗热腾腾的担担面,团友们各个精神抖擞,称昨晚是此行睡得最好的一夜,老胡用了一句既幽默又文艺还乡土的语言形容他自己的感冒发烧也完好如初,被我一路引用,可惜现在却想不起来了。一天的车程,前往稻城。中午在甘孜自治州的理塘县城用完午餐,团友们在街头小憩,买地图、水果,这个只有7万人口的小城,街头的灯箱广告牌昭示:“赛马节,商贸节,诗歌节”,“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彰显着民族的、经济的、文艺的不俗气质和改天换地的英雄气概。
(商贸节,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
从理塘到稻城,一路枫叶荻花秋瑟,途径兔儿山景区,恶风高寒,我瑟缩踟蹰而行,连相机都不愿拿,影友们却完全忘记了寒冷与缺氧,情绪饱满,兴致高涨,而且每到一处,无论气候怎样恶劣,李万江老师不扯起嗓门呼唤大家上车,绝不收兵,大有“黄沙百战穿金甲,不出大片终不还”之势,遂让我疑惑,摄影发烧友所秉持的是什么精神?摄影究竟有怎样的魅力,能让这些大部分年过半百的影友披星戴月,“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途中又游览了名不虚传的红草湿地公园,日暮时分,来到稻城,抓拍塔林夜景后入住稻城“迹墨酒店”,李老师说,这是一家特色酒店,而我只看到了房间里蚊帐一般的欧式床幔,我执着地称它为床幔,是因为我相信蚊子也会因不喜欢血氧含量不足的血液而排斥高原。晚饭后,餐馆老板和万江老师分别给大家讲了游览亚丁景区注意事项,让人有如临大敌之感,至今,万江老师以笤帚把作教鞭,为大家演示亚丁景区高而险的大环路与低而夷的小环路地形图的画面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
(万江老师用笤帚作教鞭)
亚丁景区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稻城县香格里拉镇亚丁村,海拔4000~6000米,藏语意为“向阳之地”,它的著名景观概括起来是三山、三海、一寺,依次为:仙乃日、央迈勇、夏诺多吉,珍珠海(又称卓玛拉措)、牛奶海(洛绒措)、五色海(木底措),冲古寺。当然,四川定义的海,只是一个依山而栖的高山湖泊,仿佛仙女手中的魔镜,反射着主人的万般风情和无限妖娆,与一望无际的黄海、东海、渤海完全不同。
我们乘景区大巴到达亚丁时约11:00时许,为防止走散和高反引起的不测,万江老师约定大家三五成群,只走近而夷的小环路,并于下午5:00集合,团友们早已按捺不住由来已久的渴望,步履匆匆奔向景区。只见蓝天白云下的雪山草地黄枫碧水环绕在我们四周,艳阳下是绚丽油画,云影里是水墨丹青,如诗如歌,如情似梦。按说,亚丁,才是我们此行的终极目标,才是需要浓墨重笔的地方,可是,仰望神姿仙态的圣山圣水,直面浑然天成的赤橙黄绿,才懂得什么叫自惭形秽,什么叫江郎才尽。和我们一组的辽阳老胡,刚刚退烧,又遭高反,不时步履蹒跚,依然义无反顾乐不思蜀,一路上,帮我和先生照了很多合影,还总是说:像亲两口子似的,我也为他和先生照了合影,自然,也像亲哥俩似的,到后来,他居然还帮我背起双肩包,让人感叹,这便是大自然的魔力,既摧枯拉朽,又化腐朽为神奇。这也让我联想起团友中一对来自北京的夫妻,一路上,那位丈夫总是怕妻子高反而把所有的行囊背在自己身上,结果到酒店一测血氧含量,妻子乐滋滋地说她达到98%,而丈夫只有76%,这已经是很危险的指数了,让人很是动容。
本以为,李老师约定的6个小时,足够团友们尽情拍照,结果大部分团友流连忘返,还是迟到了1~2个小时。
本文中有些是团友发在群里的照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