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简单V智慧
简单V智慧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6,311
  • 关注人气:33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投资,生存于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2013-08-20 15:04:41)
标签:

杂谈

财经

分类: 股市投资

巴菲特有超过半个世纪的投资纪录,近乎无瑕疵的成功让人惊艳不已。近来,读了不少关于他的书,尝试着吸收他投资思想中的精华——感觉要能读懂巴菲特的投资体系,还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的一件事。或许这是我幸运之处,我把这件事放到了最后一步来完成。

在上世纪60年代之前,巴菲特合伙投资公司的主要盈利来源于套利交易,随后发展为收购公司——伯克希尔就是在1964年收购的。这个时期他坚守格雷厄姆式的低折价投资方法,遇到了几个重大的失败经历,到了60年代末,他开始反思这个问题,在72年前后把这个问题想清楚并逐渐付诸实施的——以合理价格购买好公司比以好价格购买坏公司要好。于是有了著名的See's糖果、大都会/美国广播、华盛顿邮报、GEICO等等成就其一生名声的经典案例。

护城河,是巴菲特投资思想中大家比较耳熟能详的概念,但其他一些具有同样地位的概念却没有这么热门。例如:1、资金成本问题:当初与查理合谋收购蓝齿票据公司及收购GEICO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是出于对“零息资金”的觊觎,蓝齿票据的大量沉积兑换资金和GEICO的保险浮存金,都是免费的资金;2、复利与税收问题:美国资本市场课税很重,买卖股票获利课税20-28%,公司资本利得课税34-40%,如此繁重的税制导致长期持有不兑现就能在享受股价增长的同时无限期推延纳税时间,从而收获复利带来的超额利润。(中国股市对大众是免征资本利得税的,这是买卖频繁的很重要的制度设计问题)3、组合概率的应用、复杂自适应系统等等。要全面了解这些概念,否则关于护城河概念的应用就有可能走偏,同样,长期持股也未必就是最佳选择。

——巴菲特给我最大的启示,就是“长期而言,要在市场中选择站在最具优势的地方,使用最具优势的方法”。这是一个动态的概念,实践起来还会非常艰难,但长期而言却非常简单。我想,这才是“体”!护城河等都是“相”和“用”而已。

巴菲特给出的12项准则,相当于12个工具,几乎可以视为并行的,是分析企业非常有效的工具了,我觉得足够了。我觉得还可以把费雪、林奇等人的思想拆解并融入到这12个工具当中(这是我正在做的事情)——当然,是我修正过以后的12个工具。

——正如巴菲特那样,我会用一辈子时间来不断修正我的投资系统,以适应这“复杂的自适应系统”。

中国资本市场是新兴市场,虽然制度设计非常不完善,但其发展速度非常快!于是,“复杂自适应系统”将会显得尤其复杂,会在未来的日子里经历快速的剧烈变动。最近,证监会已在提高执法队伍人数,这是一个正确的方向,这也意味着动荡将会来临。光大的“乌龙指”只是提醒我们,程序化已经并将极大的介入我们的日常交易,人工盯盘放单或将逐渐退出机构舞台。大改革,大变革的时代,动荡与颠覆并存。除却制度层面的变动,更深刻的变动还将来源于实体经济的转型:民营资本将会登上更重要的舞台!在华尔街,面对的是百年发展后趋于理性和稳定的家族或职业性公众企业,但我们将面对的是第一代或即将出现的第一代向二代过渡的特殊公众企业,这将给我们带来艰难的思考和摸索——有些东西,其实不是企业家层面可以主导的,同样,也将不会是投资家所能主导的(但每一个人都将是一份力量)。

投资,是一个相当庞大的体系构建过程,若以建筑一幢大厦来形容,我想已经到了拆除脚手架并完成内外部装修的阶段了——很快,招商和运营将会是主要工作了。有一点欣慰,我想重温巴菲特的一句预言:我能清晰的看到我的未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