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一篇比较康美药业和红日药业的文章中,我分析了康美药业和红日药业在产业链整合上的不同策略,康美向上,红日向下。最近了解康仁堂的业务模式,发现康仁堂向下整合模式完全是可行的。下面先介绍一下在医院终端是怎么弄的。
处方流程:
由于医保在某些医院只覆盖饮片,因此医生开处方时,是以饮片的方子开,但是在方子上注明配方颗粒,患者即可去康仁堂的自动配药窗口取药。
这个流程里面用了那些设备和流程呢?
1)计算机联网的处方系统
各大医院应该有自己的联网系统,而康仁堂应该会有自己的软件能够接入该系统,从而医生开的处方会自动的传递到康仁堂的软件终端,药剂师根据这个可以先配好药,等待病人来取。
2)几百种全成分配方颗粒库
康仁堂的配方颗粒有几百种,开药时,按照处方上的成分进行分配。下图是医院终端的配方颗粒储存库。配方颗粒就保存在右边的那个塑料桶里面。这个保存装置在防止颗粒受潮,霉变或者长虫方面已经先进很多了。相信这种技术随着康仁堂实力的强大,会不断的优化。
http://www.tcmages.com/en/img/p4.jpg
3)自动化的配方颗粒称量系统
药剂师配药时,将储存配方颗粒的塑料柱子取下,放在下图那个机器里面,该机器根据电脑显示的量给予配药和封装。这个比传统的配药也要精确卫生很多了。
http://www.tcmages.com/en/img/p2.jpg
从上面的流程看下来,基本的印象是什么呢?首先康仁堂这一套装置相当于在医院再开了一个中药房,而且是电脑自动化装置的。比传统的要先进很多。对于医院的药房来说,明显的好处是什么?
我估计药物的结算是以实际配多少药来结算的,因此医院不用承担传统中药房药材霉变生虫之类的折旧损失。其次,几百种中药材,如果是传统的饮片或药材,占用的存储空间比配方颗粒要大很多。因此,医院节省了很大一部分房屋仓储空间。管理这个药房所需的人员减少很多,医院节省了人员成本。最重要的是,医生开药的时候,一个配方颗粒70%的毛利,一个传统饮片或药材30%的毛利,返利肯定是配方颗粒高,那么医生会希望开哪个呢?
康仁堂这种模式和普通的卖药有什么差别呢?传统的饮片只是饮片公司把药运到药房即可,后面的事情是医院来做。而康仁堂在医院里面建了个现代化的中药房。一个医院建了一个,一般不会再建第二个了吧。所以康仁堂这种模式几乎是独占型的,这也是它能在北京市场的占有率达到90%核心因素。这种模式最关键的问题在于怎么和医院谈好,进入医院,万事开头难,一旦搞成了,后面就是坐地卖药了。
在目前的试点状况下,竞争者不多,这给予康仁堂这样的公司及其难得的市场开拓机遇。康仁堂本身具有上百项专利,有中药红外指纹图谱鉴定技术,和北京多家医院和研究所有多年的科研合作项目,在领域内积累了良好的学术声誉和技术资源。相信在红日加入进来,引入资本活水之后,康仁堂这条大鲤鱼一定会游的很好!
视频链接:
康仁堂自动化药房
附文:
从康美药业到红日药业 - 中药现代化的一条阳光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