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天翼学院举办两岸青少年“莱德杯”

标签:
杂谈 |
最近参加不少比赛,其中最难忘的就是上个月由深圳天翼高尔夫学院院长王之爷爷发起和举办的“迎大运”两岸城市青少年高尔夫邀请赛。这个比赛因为采用“莱德杯”赛制,而被誉为中国青少年高尔夫“莱德杯”。比赛充满了激情和挑战,我是第一次参加这种形式的团队比赛,收获很大。
http://s6/middle/6f2c9ca4g9e09696de4d5&690
这是一场非常受欢迎的比赛,我们深圳队和中华台北队各22位队员。组委会为更好的促进我们两岸球员的交流,不仅赛事组织的非常好,此外还安排了所有球员的食宿及参赛打球的一切费用,减轻了所有参赛球员的经济负担。在我成长的记忆里,中高协推广举办的青少年赛事全免参赛费,此外,中信银行青少年总决赛解决了球员交通费,VOLVO青少年冠军赛、梁文冲高尔夫青少年基金会举办的职业-青少年配对赛解决了所有参赛球员的食宿费和参赛费。越来越多的赛事解决球员的食宿费、参赛费,这对推动高尔夫球运动在中国的发展起到了非常好的作用,会有越来越多的青少年投入到这项运动当中来,会有越来越多和我一样的平民孩子能打得起这项运动。
在这三天的比赛中,每天都有不同的收获,感受最大的是大家互相配合为队争光的团队精神。虽然总战术是总教练来定,但每一天具体的攻略都是和同组的搭档来定。每天对手不同,搭档也不同,第一天,我和赖冠军,第二天跟袁也淳,最后一天单打锺承恩。第一天,阿冠不在状态,不知道他哪一杆能打好,所以我告诉自己要专注,打好每一杆,关键的时候赖冠军的推杆也起到很大的作用。第二天,对阵台北最强的人,我和袁也淳配合得非常好,前7洞打5个鸟,赢3个洞结束比赛。只要袁也淳攻果岭那杆没打好,下一杆他都尽量把球打到我的线后,以先推给我带线。有几次他切得很准,我说“你切这么准,为什么不往洞里切?” 袁也淳每次都是“牺牲”自己来帮助我,团队精神特别强。打到17洞时我们赢一洞,我 3码保帕推,只要能推进我们队就能赢了。这个洞袁也淳的球离洞杯不到1码,台北队叫他OK,他差点拿走,我对袁也淳说你可以推,规则没说对手给OK就不能推。洞杯附近的线很复杂, 后来我照着袁也淳带的线顺利把球推进去了。
这次比赛不少小球员水平都很高,处理球、团队配合意识都很强。虽然大家之前没有配合过,没有一起打团队的比赛,但这次都很有团结和竞赛的精神,像回昱衡、白政恺算是最佳搭档,两天比赛都大比分赢了对手,胡点典、欧阳政、简传林、彭婕等也表现得非常优秀。台北的球员也很有实力,他们每天都会做拉伸,很友好,对高尔夫礼仪理解和遵守很到位,也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也是我学习的地方。
最近在深圳天翼高尔夫学院又见到了王之爷爷,他对高尔夫运动非常热爱,很喜欢小朋友,很慈祥。王之爷爷说了,他以后还会继续关注支持青少年高尔夫的发展,让我们小球员们继续努力加油,早日到世界顶级的高尔夫赛场上打出好成绩!
http://s8/middle/6f2c9ca4g9e096a6210d7&690
(你们能找到我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