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拿来主义教案

(2013-07-11 14:59:47)
标签:

教育

分类: 教学教案
 

《拿来主义》教学设计

                                                                                       时间:2013523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掌握杂文的特点;

2.理解鲁迅对待中外文化遗产的态度。

【教学设想】杂文,作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在中学教材中所剩无几。《拿来主义》是一篇比较集中体现杂文特点的佳作,因此,在教学内容的确定上需要删繁就简,瞄准杂文特点进行教学,以期达到尝一脔知一镬的目的。针对这一主要教学目标,特意为学生提供了几篇鲁迅的杂文,作为课外拓展,以便更好地了解与赏析。

  【教学过程】

一、预热:初晓内容,明确主旨

1.齐读文章,用一个词说出你对文章的印象。

2.用一句话概括文章的观点。

明确:如何对待中外文化遗产  或:批判地继承中外文化遗产

二、梳理:结构缜密,节奏跃动

    (一)梳理文章10段内容,简要概括大意。

1.揭批“送去”的行径。

    2.提出“拿来”。

    3.剖析“送去”的危害。

    4.引出“送来”。

    5.提出“拿来主义”。

    6.分析“送来”的实质。

    7.提出“拿来”的原则,即“运用脑髓,放出眼光,自己来拿”。

    8.批判对待文化遗产的错误态度。

    9.阐明正确对待文化遗产的态度和方法。

    10.总结文章,阐述实行“拿来主义”的品质要求和重大意义。

(二)仔细辨析这篇杂文的结构思路。

明确: 正反流水穿插结构

          反面                                 正面

1.揭批“送去”行径

                                                                                    2.提出“拿来”

3.剖析“送去”的危害      

 4.引出“送来”                                        5.提出“拿来主义”

   

    6.分析“送来”的实质                                 7.提出“拿来”的原则

   

    8.批判错误态度

                                                                                      9.阐明正确方法                                          

                                                                                    

 

                                                                                      10.总结文章,阐述意义。

杂文特点一:尺水兴波,摇曳生姿

三、辨析:体式之别,对象鲜明

(一)问题:这样一种杂文的结构思路跟一般的说理文有什么不同?

1.思考一般说理文的特点。

2.探究:一般议论文与鲁迅杂文的区别。

明确鲁迅杂文的特点:

1)鲜明的针对性    【简介写作背景】

2)选材的隐喻性

杂文特点二:大题小做,针对性强

 

四、品味:语言幽默,形象生动

郁达夫这样评价:“至于他的随笔杂感,更提供了前不见古人,而后人又绝不能追随的风格,首先其特色为观察之深刻,谈锋之犀利,比喻之巧妙,文笔之简洁,又因其飘溢几分幽默的气氛,就难怪读者会感到一种即使喝毒酒也不怕死似的凄厉的风味”。

1.讨论:你觉得文章哪些语句很生动很幽默?

2.作者是用哪些手法来达到讽刺效果的呢?

杂文特点三:泼辣犀利,写意传神

 

五、问题讨论

当我们初步了解了鲁迅杂文特点后,请在所提供的杂文中选择你喜欢的一篇,谈谈你对杂文特点的感受与体会。

 

六、布置作业

请从下列所提供的鲁迅杂文集中,选择一本阅读。

《热风》《华盖集》《而已集》《南腔北调集》《伪自由书》《准风月谈》《且介亭杂文集》

 

 

 

 

板书设计

          

     议论文               拿来主义

                          

                                                         闭关:逃避        尺水兴波,摇曳生姿

 

    “投枪              送来:侵略        泼辣犀利,写意传神

 

 

江山留胜迹
——怀古诗中说怀古

教学目的 :通过对高中必须教材中的三首怀古诗的梳理学习,掌握怀古诗的主要内容和艺术特色,了解诗人高尚的情怀。 

 

教学内容: 1、温故知新,三首怀古诗,前两首讲练结合,了解怀古诗的特点。

2、在此基础上,以学生为主导,让学生自主完成《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的学习。

3、通过表格形式,理清怀古诗的主要内容,了解其艺术特点。

 

教学方法: 讲练结合,合作探讨。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步骤:

导入:

余秋雨先生说,中国传统文学中最大的抒情主题,不是爱,不是死,而是怀古之情、兴亡之叹。

 

一、别有幽愁暗恨生----怀古用意

1、,课前请同学们复习杜甫的《咏怀古迹(其三)》并完成表格一;课堂上请同学们背诵诗歌,老师检查表格完成情况。

 

2、让同学背诵苏轼的《念如娇 赤壁怀古》完成表格二的学习,师生互动。教师提供表格中有关周瑜的内容,让学生完成有关苏轼的内容。

  

3、让同学集体背诵《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分四组讨论填写表格内容,每组推荐一位同学来完成填空。学生自主完成,老师点拨配合。

 

二、轻拢慢捻抹复挑-----怀古手法

完成表格一、二、三中的表现手法一栏,师生一道完成。

三、且将新火试新茶------小试身手

完成表格四,当堂完成。注意语句表达。

 

石头城     刘禹锡

 

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

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古人古事

连接点

今人今事

怀古用意

表现手法

繁华欢乐

六朝古都。

 

石头城

空城寂寞

国运衰微

 

江山依旧,繁华逝去、物是人非、萧条荒凉,讽喻统治者

情景交融

拟人

对比(昔盛今衰)

 

四、怀古诗中说怀古----怀古诗特点

怀古诗思路:临古地、忆古人、思古事、抒己情。

内容上:

   手法上:

情感上

五、留取丹心照汗青-----诗人的情怀

 

他们或感寂寞沙洲冷,

却穷年叹黎元;

他们虽艰难苦恨繁霜鬓,

却哀民生之多艰;

他们或如天地一沙鸥,

却位卑未敢忘忧国;

——他们是有大理想的人,

有大情怀的人。

六、板书

                          怀古用意

          怀古诗          怀古技法

                          怀古特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