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印象之一
(2024-01-17 09:11:47)
标签:
朝鲜印象平壤 |
分类: 行走世界 |
朝鲜是一个神秘的国家,我有幸走进这个被想象和热议的国度。
我去的季节是冬天,首都平壤的纬度和北京差不多,但感觉比北京寒冷。带我游走的朋友是一家中国报纸驻平壤首席记者,他是延边的朝鲜族,汉语、朝鲜语、英语、日语都很流利。朋友知道我对朝鲜的好奇,他反复交代:我可以带你到处看看,但不要发微博、微信,也不要写文章。
为此,我忍了几年。今早和朋友微信,问他可否发微信说说我的朝鲜印象?他说没问题了,只要不出现他的照片就好。
冬天的平壤应该说是萧条的,这里没有暖气,取暖全靠烧煤。街上行人的衣服要么灰蒙蒙、要么黑乎乎。我问当地人冬天吃什么,朋友说喜欢吃火锅、泡菜和烤红薯,当然还有冷面。吃火锅的时候,我发现有人参鸡汤,一碗大约需要280元人民币,相当于朝鲜工薪阶层一个月的工资。
小时候我家板壁上贴有很多报纸,其中一张的版面上是千里马大街的照片,看起来特别漂亮。几十年后我走进平壤,多少有一点失望。在朝鲜人眼里,平壤是世界级的现代化城市。平壤平原地势平坦、河流纵横、土地肥沃,是朝鲜最富饶的地方。朝鲜人心目中的天堂就是平壤。朝鲜严格禁止人口随意流动,地方居民要到平壤,必须先到所在单位开证明,唯独平壤市民可以全国走动。在朝鲜,衡量一份工作的好坏,关键看两点:第一、单位是否在平壤;第二、是否在国家权力机构。对于朝鲜年轻人而言,“朝鲜梦”即“平壤梦”。实现这一梦想有两条路径:要么学业拔尖,考入平壤的大学、具备难以替代的竞争力,毕业时被破格留下;要么苦练特长,能够为国争光,比如唱歌特别好、足球踢得棒。在平壤街头奔驰的汽车车主都是党政领导、人民艺术家、人民功勋获得者与国有企业领导人等阶层。普通人即使有经济实力,也是不允许购车的。
朝鲜到处都悬挂着标语,其中最多的一幅是:我们的祖国最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