窦桂梅老师谈听课、评课、写课
(2013-04-07 11:30:52)分类: 巨人肩膀 |
窦桂梅老师谈听课(摘抄):
制约听课效率和效果的,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一是只做旁观者,不做主动参与者,没有从思想上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不是有“备”而听,而是作为一个局外人,听课就仿佛看一场与自己并不相关的演出。
二是只做盲从者,而不做引路人。把听课当作一种任务,而没有一个明确的目的。实际上,听课本身就是一种教学研究,只有确定自己的研究方向,听课者才能让自己深入到问题的核心,并努力解决问题。
三是只做批评家,不做审美者,更不做帮助者,问题提了一堆,却不给出解决问题的方法,于是听课就只好在一次次的试误中浪费学生宝贵的时间。
听课不应仅仅停留在了解情况的层面上,必须带有一定的目的和意义。如何帮助教师因我们的听课,获得真正意义上的专业提高?这,都是我们听课者所要考虑的问题。
窦桂梅谈评课(摘抄):
真正的评课应该是“专业引领”下的“萝卜炖肉”,给予老师真正超越他原有水平的营养。
“评”的过程就应当是参与者围绕共同的话题展开对话,平等交流的过程。
关键是我给老师树立了一个重要的观念,评课不仅仅是批评,更不是无谓的赞美,评课就是发现课堂问题。而且要告诉教师,“问题是我们的朋友”,评课的重要目就是正视问题和发现不足,这,才有助于我们找到前进的方向和目标。
窦桂梅老师谈写课(摘抄):
“写课”就是在思考教学,就是在表达思想——这一点我深有体会。只看不想,只说不写,回过头来什么也没有留下。
“写课”是一种很好的积累。写课不是简单的口头议论,而是对话、反思与梳理的综合过程。如果说评课是感性认识,那么写出来就是理性认识。说话和写作都是表达。但是,口头评课,带有随意性、不确定性。写课,却能将散乱的评课组织化、条理化为显性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