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分类: 功能介绍 |
本文将介绍固定资产折旧类型中的折旧方法:余额递减。
http://s10/middle/0022acB3zy6U0gpvTwB59&690-
该折旧方法有三个参数:百分比,因子与自动更改为。参数"自动更改为"可以填入另一个折旧类型(用法在下文中提到),但如果其上设置的折旧类型不是采用直线折旧的折旧方法,则不起作用。
在该折旧方法中的百分比是与折旧类型中的计算基础相关的,如果计算基础为"每年",则百分比代表每年的折旧为每年年初账面净值的百分比;如果计算基础为"每月",则百分比代表每个月的折旧为期初账面净值的百分比。(关于两种计算基础的折旧计算的区别,请参考博客文章《固定资产折旧类型介绍》)。
使用该折旧方法时,折旧的计算过程是这样的:
步骤一,使用以下两个公式计算一个时间段内的计算折旧值:
如果计算基础为"每年":
如果计算基础为"每月":
比较公式1与公式2我们可以发现,如果计算基础为"每年",公式1中的分子部分需要加回同一年中,之前各时间段的折旧值。
步骤二,根据计算基础为"每年"或"每月",比较公式1与公式2,或者公式3与公式4的计算折旧值,取其中比较小的那个作为该时间段的计算折旧值。
步骤三,如果折旧类型中的设置的"自动更改为"的折旧类型采用的是直线折旧的折旧方法,系统会根据直线折旧的计算公式也计算一个这个时间段内的计算折旧值。将这个折旧值与步骤二中得到的折旧值进行比较,取其中比较大的那个,作为这个时间段内的真正的计算折旧值。如果"自动更改为"中没有设置折旧类型或者设置的折旧类型不是采用直线折旧的折旧方法,则本步骤跳过。(直线折旧的折旧算法请参考博客文章《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直线折旧与直线折旧期间控制》)
步骤四,确定好本时间段的计算折旧值之后,如果折旧类型中"舍入年度结束账面值"被勾选,则用公式5对本时间段的计算折旧值取整作为该时间段的最终折旧值:
步骤五,如果折旧类型的计算基础为"每年",使用以下公式6或公式7对每个过账期间的折旧进行分摊。
每个时间段的最后一个过账期间的折旧值为
示例:
假设某固定资产的折旧类型参数如下:
折旧方法 |
计算基础 |
舍入年度结束账面值 |
百分比 |
因子 |
自动更改为 |
余额递减 |
每年 |
是 |
30 |
2 |
DT_test |
其中折旧类型DT_test的参数如下:
折旧方法 |
计算基础 |
舍入年度结束账面值 |
计算方法 |
直线折旧 |
每月 |
否 |
账面净值/剩余使用期 |
其中未提及的折旧类型参数都为默认值。
假设公司的过账期间设置与自然月相同,一个财务年度有12个过账期间,每个过账期间与自然月相同。且假设公司详细信息中设置的折旧计算到"月"。
假设该固定资产的使用年限为60个月,其在2014财年有以下交易:
单据 |
资产起息日 |
考虑折旧惯例后的实际生效日期 |
金额 |
购置 |
2014-05-13 |
2014-05-01 |
12000 |
后续购置 |
2014-10-13 |
2014-10-01 |
2000 |
由于折旧类型中设置的计算基础为"每年",该固定资产在2014财年的生命周期被划分为以下时间段:
时间段 |
开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包含的月份数 |
1 |
2014-01-01 |
2014-04-30 |
4 |
2 |
2014-05-01 |
2014-09-30 |
5 |
3 |
2014-10-01 |
2014-12-31 |
3 |
(关于时间段的划分请参考博客文章《固定资产折旧计算方式(计算到月或计算到日)》或《固定资产折旧方法-直线折旧与直线折旧期间控制》)
第2个时间段的折旧值:
由于第1个时间段,该固定资产尚未购置,从第2个时间段(2014-05-01至2014-09-30)开始计算折旧值:
(根据折旧类型DT_test计算该时间段的折旧值时,忽略了其计算基础。)
公式1与公式2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取较小的那个,即1500,与自动更改为的折旧类型DT_test的折旧值1000进行比较,取较大的那个,即1500作为第2个时间段的折旧值。
根据公式5进行取整后的折旧值仍为1500。
于是,根据公式6与公式7,第1与第2个时间段内每个过账期间的折旧值为:
时间段 |
开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时间段总折旧值 |
折旧值 |
1 |
2014-01-01 |
2014-01-31 |
0 |
0 |
2014-02-01 |
2014-02-28 |
|||
2014-03-01 |
2014-03-31 |
|||
2014-04-01 |
2014-04-30 |
|||
2 |
2014-05-01 |
2014-05-31 |
1500 |
1500*1/5=300 |
2014-06-01 |
2014-06-30 |
1500*1/5=300 |
||
2014-07-01 |
2014-07-31 |
1500*1/5=300 |
||
2014-08-01 |
2014-08-31 |
1500*1/5=300 |
||
2014-09-01 |
2014-09-30 |
1500-300*4=300 |
第3个时间段的折旧值:
接着计算第3个时间段(2014-10-01至2014-12-31)的折旧值:
公式1的计算折旧值 |
公式2的计算折旧值 |
折旧类型DT_test的计算折旧值 |
(12000+2000-1500+1500) |
(12000+2000-1500) |
(12000+2000-1500)*3/(60-5)=681.82 |
注意按公式1中计算时,分子部分的账面净值加回了前一个时间段中的折旧值1500,而公式2计算时并没有。
公式1与公式2的计算结果进行比较,取较小的那个,即1050,与自动更改为的折旧类型DT_test的折旧值681.82进行比较,取较大的那个,即1050作为第3个时间段的折旧值。
根据公式5进行取整后的折旧值仍为1050。
于是,根据公式6与公式7,第3个时间段内每个过账期间的折旧值为:
时间段 |
开始日期 |
结束日期 |
时间段总折旧值 |
折旧值 |
3 |
2014-10-01 |
2014-10-31 |
1050 |
1050*1/3=350 |
2014-11-01 |
2014-11-30 |
1050*1/3=350 |
||
2014-12-01 |
2014-12-31 |
1050-350*2=35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