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我写的股票 |
分类: 我的胡思乱想 |
快十天没在网上发文章了,但并没闲着。我在改我的书,从去年11月5号开始写,今年4月底出来第一稿,现在是在改第二稿,想在今年11月5号前把第二稿改完。最近几天有点走火入魔的感觉,一年来总想找这种感觉,直到现在才出来,除了在网上看了一部名叫《飞行者》的电影,完全在写作状态。
就是那部《飞行者》,莱昂纳多主演,2005年奥斯卡获得奖项最多的电影,一个典型偏执狂的故事。我现在的状态还没有进入电影中休斯拍电影造飞机的状态,但接近了。
十几年前,任正非给华为人推荐过一本书,格鲁夫的《只有偏执狂才能生存》。那时我还在体制内,读过这本书后没什么感觉。下海之后,我才真正明白了书名的含义。
有一个传说在媒体上沸沸扬扬,讲的是任正非20年来除了和柳传志、王石打过两次交道外,没有和其他企业家来往,自己感觉很孤独。不知道别人信不信,我反正是信了。我想,正是因为如此,他才能专心做华为,使华为成为我心目中中国最好的民营企业。任正非总提到“力出一孔”,他举水为例,水是很柔和的一样东西,但如果加压并从一个小孔出来,可以用来切钢板。其实,每个人的智商能差多少?关键是集中精力做事,每天从早到晚脑子里都想着一件事情,就能把事情做好。偏执狂这样做事情,更容易在事业上取得成功。普通人很难每天都做同一件事情,诱惑太多让很多人浅尝即止,只有偏执狂会一直坚持做下去,遇到多大困难或诱惑都不放弃。
某天,收音机里讲到西班牙ZARA服装品牌创始人奥尔特加。他最喜欢的餐厅是员工餐厅,虽然做的是时装品牌,但他本人不穿西服,生活很简单,为人低调、节俭。他的公司上市前,公众都只知其人不知其相,因为他从未在媒体上露过面。正是因为偏执,他的品牌也与众不同:别的品牌走的是种类少量大的路线,他正好相反,种类多量少;他的设计师满天下飞,找灵感,说白了就是抄袭,每年他的公司付出的知识产权罚金都是几千万欧元;还有,他们不做广告,把省下的钱都放到店面租赁和装修上,他认为店面就是广告……奥尔特加是典型的少数人,偏执狂!
我还知道一个偏执狂,他叫王石,当初他不怎么知名的时候,我就感觉他是个偏执狂,说实话,印象不是很好,因为他总穿着背带裤,在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九十年代初,整天穿着一条背带裤晃来晃去的人,不是偏执狂是什么?再说了,他那时也是精瘦精瘦的,又不是肚子太大皮带系不稳。嗯,说到这儿,史玉柱也是偏执狂,总是红衣白裤,要知道,每天穿白色裤子该是一件多不容易的事情,估计他也不是自己洗衣服,不然,嗯,更是偏执狂。
某天收音机里在播放一个汽车节目,是对中国MINI俱乐部主席和副主席的采访。总以为,MINI是女人开的车,节目中的两个嘉宾竟然都是男的,一个做投资,一个搞艺术。当听到做投资的那个嘉宾说喜欢白色车的时候,我就想,这人可能真的适合做投资。因为,做投资的人天生有三个特点:低调,节俭,注重安全。白色车太普通不过了,低调!白色车不容易脏,洗车费少,节俭!据权威统计,白色车事故率最低,权威人士解释说,那是因为白色车显眼,不容易被别的车撞上,尤其是晚上行驶在没有路灯的马路上,白色车很容易被看到,不过,我倒觉得,白色车事故率低更可能跟开白色车的人安全意识相对强一些有关。
去年夏天,我把房地产顾问业务了结后,变成了一个“宅男”。我给自己定的任务是“读、游、写”,其实就是研究和思考。宅在家里做投资,看起来简单,其实不是一般人能做得了的,需要承受孤独,忍受市场先生的“神经”。投资本来就是一件孤独的事情,我不愿意跟别人更多地去交流,很多时候,交流是有害的,他会让自己的双眼蒙上颜色,遮挡对事情本来面目的认识。我很少看盘,几乎没有操作。但不操作,并不是无事可做,要看的东西永远看不完,要想的事情也想不完。每天脑子里塞满各种各样的标的物,要是对投资没有足够的兴趣,是不能坚持下去的。这种时候最该做的就是减法,信息量太多,那些对自己最有用的才看,不然就是浪费时间。
除了阅读和思考,就是看电影和登山。喜欢看电影的人都是喜欢胡思乱想、比较自我的人。我总是在白天、多半是上午去看早场电影,独自一人去。看早场电影除了便宜,还有个优点就是人少。我习惯做少数人,不愿去人多的地方,人多了就会觉得窒息。
每天只要有空,我总是在同样的时间登同一座山,很少换花样。我爸很不理解,怎么开着车去做运动,他认为,走走路不就运动了?其实他是不理解,运动的效果来源于大脑的轻松转换,当你去做自己喜欢的运动时,脑子才能实现充分的转换。
嗯,我还有个比较偏执的习惯,自己理发,已经五年了。五年来,我用那把心爱的理发工具自己理发,省下来的时间和金钱大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