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我对投资类文章的分类:教授派、商人派、忽悠派、找理由派……

(2013-09-23 14:35:20)
标签:

我写的

股票

分类: 我的胡思乱想

早上起来,坐在马桶上刷手机,某人的《也谈投资茅台》跳入眼帘,读完忍不住赞了一下,坐了一楼。某人不愧是东北人,看他写的东西收获不小,而且轻松愉快,哈哈,该省略的都省了,没有多余的话。没过几分钟,二楼就有人发话,原话是:“首先感谢楼主的分享。但总体感觉,这像是一个外行的分析。”某人可能也是看到了二楼的发言,后来在回复里就当起了幼儿园老师,谈常识的重要性和数据分析的危害……

呵呵,我们生活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每天太多的文字被生产了出来。人的精力总有限,一天下来,我们不停地阅读,看了很多东东,看完后感觉很多是垃圾,值得读的越来越少。

怎么才能找到真正值得读的东西呢?我以为,跟随作者的办法常常是最有效的。不同的作者,写出来的东西就是不同,有些人的文章非常对胃口,而有些人天生就是生产垃圾的,至少对我来说是垃圾,对别人倒不一定,“情人眼里出西施”嘛。

所以,我喜欢按作者来分类,然后去找自己值得读的文章。就投资类文章来说,我把它们分为教授派、商人派、忽悠派、找理由派和搞笑派。

教授派的鼻祖是格雷厄姆,不信,你读读《证券分析》。全世界的大学教育都免不了教学生“依样画葫芦”,经济类专业的学生肯定有这样的体会:教授讲授完一节课,让学生写作业,作业内容大多是根据课程内容写心得体会,而且一定要求不得少于多少字。时间长了,学生就会养成教授派文章的写作习惯:引经据典,把本来很简单的道理说得晦涩难懂,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事情可以写成一本书。呵呵,我的经验是,教授派里面有高手,也有很多滥竽充数者,要注意甄别。

商人派则很实在,他们写的东西老是会提到常识,说的都是大白话,他们的口才和文字功夫大多没有教授派那么厉害,所以写出的文章显得不专业、不内行。不过,也有让那些教授都很服气的,比如“巴菲特致股东的信”。上述某人的文章我觉得是属于商人派。我很喜欢读商人派的文章,这些文章简明扼要,读起来不费力,正好迎合了我这种有点阅读障碍的人。

至于忽悠派,就不点名了。很多这样的人,也不知道他们怎么这么有市场。中石油刚在A股上市的时候,就有一个忽悠派大人物猛吹中石油多么好,建议读者40块钱闭着眼睛买,他同时还高呼上证指数很快要上万点。按说,后来的实践证明,此人就是一个大忽悠,但我发现,他的博客点击量并未下降,现在还排在点击量的前几位。我总是回避去读忽悠派的文章。不过,为了写这篇文章,我刚才还是看了一下这位大忽悠写的东西,哈哈,风格跟六年前相比没有变,还是 “跑火车”,声势很大。

找理由派也很多。看好一只股票,在他的博客和微博里总会提到,而且都是好消息,以证明他很有眼光、水平高。这种文章不值得读。嗯,我有时也是找理由派呢,以后要进步才是啊。

至于搞笑派,我觉得很需要。投资本来是一件孤独的事情,娱乐一下,很有必要。支持你们,搞笑派!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