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郭靖宇导演编剧娱乐杂谈王海涛 |
郭靖宇今年不到四十一,可能是从小成熟的早,开发利用过度,且不知道节省,心里年龄和生理年龄早在写《王海涛今年四十一》的那一年,就四十一了。
这个剧本写于三年前,那一年慈父去世一周年,悲伤而疲惫的我想在承德——我的家乡多休息一些日子。可其实一天都没歇着,虽然你不到四十一,可谁都拿你当四十一岁的人,您现在明白了吧?我所谓的四十一,其实是一个人从青年变成壮年,从一个家里的小辈儿变成你要扛起家庭重担,从一个社会普通成员变成你要担起对这个社会的责任。不管你是栋梁还是败类,你到了这个年纪,就得做你该做的事,管你该管的闲事,想你该想和不该想的麻烦事,等着挨你该挨的骂,等着点出去你该花的钱,等着去体验你从未有过的荣誉感,等着去满足你以前曾不敢想过有的虚荣心,等着一切过去之后心底的哇凉,等着凉过以后,你又一定会毫不犹豫的接着主动找事,不是你贱,是你“四十一”了......
有人说王海涛身上有我的影子,甚至有人说郭靖宇就是王海涛,我不否认;有人说他郭靖宇凭什么没几天就编出个剧本来,因为那全是他家里的事,行,我也不否认,不敢否认;如果我否认了,可能会有一堆哥们儿跟着倒霉,因为在那些日子里,有好几个“四十一”了的哥们儿陪着我,把他们家里的故事,心里的话讲给我听。很明显,在《王海涛今年四十一》这部戏里,全家上上下下,有一个算一个,没哪个让他省心的,甚至是长辈们也没什么长辈样,做了好多不该做的事,我要是不承认,那些哥们儿们,回家怎么交差。全算我的!我十七年前辞世的母亲学俄罗斯文学的,由于身体不好,在我小的时候并没有更多的照顾我,而是鼓励我去做家务事,作为奖励,就是给我讲故事,母亲的故事永远也讲不完,每一个都那么完美,那么好听,那么充满戏剧化。我曾经以为母亲的故事多是因为她书看的多,可是我后来找到了那些书,却发现母亲故事的讲法是和书上不同的,母亲用自己独特的理解,把她要讲的人和事,形象化,镜头化的讲给我听。正因为此,我也从小爱编故事,正因为此,我长大了成了编剧导演,这一点,我大家庭中的长辈,兄弟姐妹都知道。即便是这些故事全算是我的,全被观众当成是发生在我们家的,我的亲人们也能理解,这是故事,怎么写要看戏剧需要,剧中很多人物被强化了缺点那是为了人物形象受观众欢迎,作者对每个人物的评价不代表我郭靖宇对亲人的评价。全算我的!为我讲故事的哥们儿们,万一遇到麻烦,就全往我身上推。
也许您看了《王海涛今年四十一》之后有共鸣;也许您觉得自己也“四十一”了;也许您刚好就是四十一,王海涛赶上的事您全赶上了,那么请您一定要认真看我下面的文字:我是爱他们的,爱我身边的每一位亲人;我会竭尽全力为他们做我能做的事;我会竭尽全力让每一个亲人的心中都能感受到温暖;我是健忘的,会以最快的速度忘却一切不愉快的、有矛盾的、甚至是有冲突的瞬间,忘的干干净净;我是善于记忆的,我会记住所有美好的时刻、笑容、拥抱、干杯;我是善于发挥想象的,我会把我记住的所有美好都无限的放大,在我的想象中爱是那么具体而无限,包围着我,包围着整个大家庭,包围着社会,包围着世界。
我永远不可能当上一官半职,但是我说过“王海涛是半个市长”,那是因为我这样理解:今天的政府最大职能就是努力构建和谐社会,要想让社会和谐,首先要家庭和谐,王海涛为他的家庭和谐做出了巨大努力,在王海涛生活的那个小城市里,有一半市民直接或间接的认识他,认识他的人如果把他的故事带回自己的家里,那么王海涛的努力就有可能会带动半个城市的家庭,如果真的有一个王海涛,他就是半个市长。
其实在承德,真的有一个叫王海涛的人,起初他是我朋友的朋友,朋友的朋友就是朋友,感谢王海涛无私的把自己的名字和职业提供给了我。我一直说拍电视剧是为人民服务,谢谢王海涛和我一起为人民服务!特别要对王海涛的亲人说,在王海涛的嘴里,你们都是善良可爱的,《王海涛今年四十一》这个故事里边如果有您讨厌的角色,一定不是以您为原型的。
一直想对这个剧本说点什么,赶在这部戏卫视全国播出之前写这篇小的博客,写给自己的,也是写给“四十一”了的我的朋友们……
您“四十一”了吗?向您带去最真诚的祝福与问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