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心理学关于角色的论述
(2017-11-23 14:55:25)分类: 学点心理学 |
“角色”一词来源于戏剧,社会心理学认为,社会角色中个体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行为方式及相应的心理状态。它是对特定地位的个体行为的期待,是社会群体得以形成的基础。
角色理论是一种试图从人的社会角色属性解释社会心理和行为的产生、变化的社会心理学取向。
按照社会心理学对社会角色的分类,大致有以下几种:
一是先赋角色和成就角色
这是按角色获得方式分类,前者是建立在先天因素基础上的角色,比如父母角色;后者指主要靠个体努力获得的角色,比如老师、医生等。
二是规定性角色和开放性角色
这是角色的规范化程度分类。前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高,个体自由度较小,如公务员、军警等;后者行为的规范化程度较低,个体自由度较大,如朋友等。
三是功利型角色和表现型角色
这是按角色的功能分类,前者以追求实际利益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银行家、企业家、商人等;后者是以表现社会秩序、制度、价值观念、道德风尚为基本目标的角色,如学者、教授等。
四是自觉角色和不自觉角色
这是按角色承担者的心理状态分类,前者对自己的角色扮演有较为明确的意识,并尽力感染“观众”,比如演员;后者并未意识到角色扮演,只是以习惯的方式行动,比如性别角色大多数时候是不自觉的。
以上分类只是一般性的概念,实际上几乎所有人在不同场合、甚至在同一场合都有两种以上的角色身份。个人的天赋、修养不同,加之自身各种角色之间的相互影响,使得人们呈现出千姿百态的角色结果,共同构成了纷繁复杂的人类社会。
如何提高个体对自身角色的领悟和体会,改善自身角色的社会效果,则是我们所需要探讨的内容。